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根据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实施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与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
根据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实施办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对上述单位与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的审计不受审计管辖范围的限制。
根据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应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对建设项目设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审计,应分别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对建设项目审计查出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和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本级政府、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根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挪用、截留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行为,审计机关和财政机关有权追还被挪用、截留的资金,并予以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凡属国家规定必须进行开工前审计的建设项目,如果未取得审计机关出具开工前审计意见书而擅自开工建设,应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停工,并履行审计手续。如果不按规定时限履行审计手续,根据情节处以总投资1%以下的罚款,罚款由建设单位以自有资金支付。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如果建设单位违反有关批准文件规定,以合同形式要求设计单位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而增加的概算投资,应由建设单位报原审批部门予以批准。否则,应停止建设,并对建设单位处以超投资部分5%以下的罚款,罚款由建设单位以自有资金支付。对于设计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或违反合同规定范围,进行设计而增加的概算投资,应对设计单位处以该部分设计费50%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建议有关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规定,国家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违反有关规定搞其他开发建设、非法进行房地产交易,应予以制止,并对非法所得进行没收。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对于转移、侵占和挪用的建设资金,应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收回。对于进行经营活动的,应收缴其经营收益。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对于建设项目的乱摊派、乱收费和乱集资等侵蚀建设资金行为,应予以制止。应限期追回被侵占的资金,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对责任单位做出处理。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签定工程承包合同。在施工中,如果施工单位违反合同规定,造成国家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或施工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情况,还应给予通报批评。如果情节严重,应建议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工程价款结算中如果存在多计少计的工程款,应予以调整。如果建设单位已签证多付工程款的,应予以收缴。对于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虚报冒领工程款金额较大且情节严重的行为,除按违纪金额处以20%以下的罚款外,还应由有关部门查明责任并要求施工单位限期修复工程质量低劣的问题,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应计、应缴而未计缴的各种税费,应督促补计、补缴。如果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应予以收缴,并按国家有关法规给予处罚。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等行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现行会计制度进行调账处理。如果情节严重,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理。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基本建设收入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于隐瞒、截留的基本建设收入,应予以追回并收缴。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虚报投资包干节余的情况,应要求建设单位调账冲正。对于多提包干节余的情况,应予以冲销。对于已使用的包干节余,如果超过投资包干节余留成数,应予以清退。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如果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工程),在规定期限内不办理竣工决算审计、验收投产和移交固定资产手续的,可以视情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因贪污受贿、收取回扣、倒买倒卖或因工作失误造成工程建设重大损失浪费的情况,应建议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施工方在竣工验收时需要提供的文件及相关法律知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法规定,施工方需要提供施工方案、施工图、质检材料等文件。同时,工程监理单位需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并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建设工程挂靠施工中的法律责任问题。在挂靠施工中,如果被挂靠方未能履行义务导致损失,发包方有权起诉被挂靠人和挂靠人,被挂靠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与下游第三方的纠纷,挂靠人承担民事责任,但被挂靠人的履行能力较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挂靠者以被挂靠企业名
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明确了产品的定义,指出未加工制作的天然物品不属于产品范畴,而建筑工程中的建材、构配件和设备以及军工企业的民用产品则适用《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包括违反默示担保义务、违反明示担保义务和产品存在缺陷三个方面,其中缺陷
监理单位变更项目总监理的合法性,指出监理人员可以换但不能随便换,需要具备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并负起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同时,探讨了监事会的构成、职责和法律责任,包括法人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偷工减料行为的处罚。强调了建设工程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