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当出卖人交付的房屋套内面积或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并且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含3%)以内或以外将成为判断是否解除合同及承担不同责任的标准。
如果房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含3%)以内,购房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支付房款,并且购房者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合同。
如果房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已支付的房款及利息。如果购房者愿意继续履行合同,且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购房者需要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款,而超出3%部分的所有权归购房者,购房者不需要支付超出部分的房款。如果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返还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款及利息,并且开发商需要双倍返还超出3%部分的房款。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宅基地转让协议纠纷的处理方式。协议效力取决于签约对象,内部成员间转让有效,向外部人转让需获集体同意。协议无效时,根据房屋是否交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遇到拆迁,法院通过判决动迁款归属处理纠纷。同时,提出宅基地买卖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双方协商、向受理机关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