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发生后,若是造成损害的,相关当事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具体责任内容主要根据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来确定,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医疗纠纷赔偿适用法律有哪些。
一、医疗纠纷赔偿适用法律有哪些?
1、首先是《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十七条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条款。这些条款告诉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应该怎么索赔,有哪些费用可以索赔。
3、最后有两个注意点:一是我国有一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这个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还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赔偿。因此,索赔时应注意避开引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二是医疗事故是举证责任倒置,即医院对其没有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二、医疗纠纷处理技巧
1、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医疗中存在的一些过失导致对方受到损害或者使用的药品错误之类的问题出现时应及时向上级部门负责人反映,及时针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争取即使得到解决和采取医疗措施,减少损害结果,亡羊补牢。
2、采取措施,减轻损害: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并向患者进行解释。
3、分级报告: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应当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针对事故发生的成因和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程度等具体情况即使地向卫生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院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患者受伤害,想要复印病历作为相关的证据材料,医院应当允许。
5、封存现场实物:对于医疗事故中存在的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在双方协商之后,对于注射用品等医疗用品进行封存和检测,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6、双方协商:医疗事故发生后,医院要主动与患者协商,争取损害补偿,尽量以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若医患双方能协商一致,要出具协议书并7日内向卫生部门报告。
7、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资料:患者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医院应当配合,做好相关的材料准备,积极参与调查。
8、法院调解或判决后报告:协商不成,患者向法院起诉,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和解,和解不成,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出具判决书,医院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医疗纠纷赔偿适用法律有哪些”的内容。医疗民事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一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民法的调整范畴,因此根据 “私法自治”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国家不予干预。
医疗赔偿的个人承担问题,包括医疗事故中的赔偿比例以及相关因素,如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需适用民事法律处理。文章旨在明确医疗赔偿中的责任归属,保障受害者权益。
医患纠纷的处理与解决方式。针对医患纠纷中的医疗事故和一般纠纷,文章提出了及时处理的必要性。在举证责任方面,文章强调了医方需要承担证明责任,并指出关键证据的封存与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患者尸体保护和调解申请方面的事项也进行了说明。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问题。规定出台后,医疗机构需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及无过错,但患者仍需举证存在医疗行为和损害结果之外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另外,医疗事故与一般医疗差错的赔偿范围和标准失衡问题亟待解决,引起对修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幼儿园未缴社保情况下保育员受伤的责任问题。用人单位未缴纳五险一金的,需承担全部工伤赔偿责任。文章详细说明了工伤保险条例中职工因工受伤的医疗待遇和费用支付标准。同时,遇到此类纠纷时,请律师有用,可防止用人单位拒绝赔偿或故意少赔。公司未交五险一金不影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