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赔偿责任
医师在医疗纠纷中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赔偿患者或其家属的经济损失。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各项赔偿项目已有详细规定,患方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确定具体数额,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来确定赔偿数额。一旦各项赔偿项目确定,医师必须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再变更。2. 行政责任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可以给予警告。如果情节严重,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医疗机构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许可证。对于个别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其执业活动6个月以上1年以下。如果情节严重,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其执业证书。3. 刑事责任
对于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务人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具体的刑罚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决定。医疗纠纷赔偿与刑事责任的关系。达成和解协议的医疗纠纷案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建议。医师在医疗纠纷中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可能的刑事责任。但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责任可能减轻处理。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应遵守法律,避免纠纷发生
医疗责任纠纷中,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而医疗人员只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会给予
由于医疗事故往往存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竞合,在发生竞合情况下,当事人间的和解可能就排斥了卫生行政部门和检察机关对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从而使责任人逃避法律制裁。实践中,限制这种消极影响的办法是为通过和解解决划定恰当的适用范围,规定属于行政机
可以介入,但是医疗事故在大多程度上属于民事纠纷,即使的警察介入了,也只是调解,除非是出现非法行医触犯刑法,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否则警察是不会进行立案侦查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