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周亚丽意外发现丈夫与南阳一家旅行社导游林某在张家界旅游时的合影照。照片中,林某身穿小背心,这让周亚丽怀疑两人存在不正当关系。尽管丈夫解释称这只是游客与导游留影的正常情况,并解释天气炎热所以穿得少,但周亚丽并不相信。从7月10日开始,周亚丽通过自己的两部手机不断向林某发送带有侮辱性和威胁性的短信。
收到短信后,林某感到非常委屈,甚至大哭一场。尽管她多次在电话中解释自己与周亚丽的丈夫没有不正当行为,但周亚丽根本不听,继续发送更加露骨的侮辱短信。无奈之下,林某只能报警。
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从去年7月至今年3月,周亚丽共向林某发送了25条侮辱性和威胁性的短信。作为处罚,周亚丽被行政拘留4日。
2011年3月,林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将周亚丽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和医疗费共计1.5万元。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周亚丽向林某发送了多条含有侮辱性和威胁性语言的短信,这损害了林某的名誉,干扰了她的正常生活,并给她的精神造成了较大的打击。因此,法院支持了林某的请求。然而,由于缺乏赔偿医疗费的证据,法院不予支持。综合考虑本案实际情况,法院认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应与侵权程度和损害后果相适应,故判决周亚丽立即停止侵害,并书面向林某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抚慰金5000元。
双方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然而,2011年10月31日,南阳市中级法院终审维持了一审判决。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