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排除危害:责任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排除或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
2. 赔偿损失:责任者应当向受损方进行赔偿,包括修复受损环境和补偿经济损失等。
1. 排除危害:第三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排除或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
2. 承担赔偿责任:第三者应当向受损方进行赔偿,包括修复受损环境和补偿经济损失等。
1. 行政处分:依法给予相关人员行政处分。
2. 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关于环境污染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解释涉及了严重污染环境、严重后果以及后果特别严重的具体情形,同时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形。该解释旨在依法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新环保法的五大亮点,包括建立公共检测预警机制以应对大气污染,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资源,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按日计罚无上限提高违法成本,以及明确政府管理职责并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这些新举措旨在集全社会之力共同保护环境。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特征、客观特征、主体特征和主观特征。环境监管失职罪侵犯的是国家环保机关的监管活动及执法人员权力行为的正当性。犯罪客观表现为环保部门的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环境资源破坏和公私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犯罪主体是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主体的认定问题。文章指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应扩大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应恪守传统诉讼法理论的要求。文章还按照环境侵权的种类,将环境侵权诉讼界定为三类。另外,文章讨论了环境污染侵权诉讼时效的问题,指出三年诉讼时效对受害者保护不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