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协议内容的复合性
婚内离婚协议的内容涉及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财产的分割、子女抚养和探视权等多个方面,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 生效条件的特别性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协议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或由人民法院以民事调解书的形式赋予其效力。在夫妻双方同意离婚的情况下,除了男女双方的合意外,还需要进行登记或通过法院的调解或判决离婚,否则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
3. 婚姻关系解除效力的前置性
婚内离婚协议的基础目的是解除婚姻关系,其他内容具有附随性。在婚姻关系未解除的情况下,附随内容不生效力。分割财产和子女抚养部分在解除婚姻关系之前也不生效。
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离婚协议后,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情形。在此类离婚案件中,有两种不同的判决:
1. 无效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离婚协议的财产分割条款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双方未能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协议离婚时,离婚协议虽然成立但是没有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不产生约束力,其中关于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约定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的依据。
2. 有效论
根据一些法院的指导意见,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离婚协议后,一方反悔而不同意办理离婚登记,另一方起诉请求离婚并请求按照协议处理财产分割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原则上应予支持。离婚协议书的签订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的规定,应当认定为有效。
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协议内容。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并深入了解后决定订婚,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婚姻美德,维护家庭正常运转,规范婚后生活。协议内容包括了婚姻目的、生育计划、离婚事宜、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甲方婚后事项、乙方婚后事项以及反对家庭暴力等方面的规定,
夫妻签订的协议在民法典生效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夫妻可以签订协议来处理财产归属、赔偿等问题,只要内容合法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婚姻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限制离婚自由权
婚前协议公证机关的选择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当事人可选择住所、居住地等处的公证机构申请公证,涉及不动产的公证需向相应机构申请。当事人可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某些事项如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需本人亲自办理。申请办理公证需如实说明情况并
离婚后如何行使探望权和支付抚养费的问题。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望子女,具体方式和时间需双方协议,如无法达成协议,可向法院申请判决。同时,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要求另一方支付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费用和期限也需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申请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