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财产赔偿计算方法
时间:2024-02-17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诉讼财产赔偿的计算方式及法律依据
一、返还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于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情况,应当返还财产。
二、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的赔偿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当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并进行相应的赔偿。
三、财产损坏的赔偿
如果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能够恢复原状的应当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根据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财产灭失的赔偿
如果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应当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拍卖或变卖财产的赔偿
如果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应当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如果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六、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
如果行政机关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应当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七、解除冻结的赔偿
如果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八、其他财产权损害的赔偿
对于财产权造成的其他损害,应当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诉讼财产赔偿的计算方式包括返还财产、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的赔偿、财产损坏的赔偿、财产灭失的赔偿、拍卖或变卖财产的赔偿、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解除冻结的赔偿以及其他财产权损害的赔偿。这些赔偿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和损失程度进行计算,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赔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予立案的理由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
拆迁征地律师收费标准
律师服务收费的收费标准,包括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形式。政府指导价适用于代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等,市场调节价则是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服务收费可以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对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
-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和问题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该刑罚对于惩罚和教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比例和范围过小、不当适用和单一适用等。为正确适用没收财产刑罚,审判人员应树立“主刑”和“附加刑”并重的观念,并划清与追缴赃款赃
-
面对“征收补偿决定”,应当如何救济
面对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时,被拆迁人应当如何救济。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以及在收到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如何搬迁和补偿的相关细节。同时,也阐述了居民房拆迁赔偿标准和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具体计算方式和细节。
-
哪些犯罪行为可能被判没收财产
-
寻衅滋事行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
行政诉讼怎么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