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时效问题:了解赔偿时效的重要性及法律规定
时间:2024-07-0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赔偿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一、调解申请后的起算时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的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相对较为明确。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当事人,诉讼时效从当事人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算。若调解未达成协议且公安机关未制作调解终结书,诉讼时效从调解失败之日起算。而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但当事人不履行,诉讼时效从调解书中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二、未提出调解申请的起算时间
对于交通事故当事人未向公安机关提出调解申请的情况,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较为复杂,也容易引发争议。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在人身损害赔偿的情况下,如果伤害明显,起算时间为伤害之日;如果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起算时间为伤势确诊之日。
三、不同观点对起算时间的解释
在实践审理中,对于起算时间的解释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严格按照法律条文规定,起算时间为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起算时间为诉讼时效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持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仅仅是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而具体损失金额的确定需要考虑治疗、休息、护理以及是否构成伤残等因素。因此,对于"伤害之日"和"确诊之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事发或确诊当天,而应作扩大解释,即治疗终结或损失能够确定之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受害人(权利人)持续治疗期间,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会不断发生和增加,对方的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只有在治疗终结后,受害人(权利人)的损失不再增加,对方的侵权行为才算结束,诉讼时效才从此时起算。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时效法律制度及其意义
时效法律制度及其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诉讼时效的设立意义。针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文章列出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诉讼时效期间、权利救济途径等,以便当事人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
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包括死亡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赔偿标准以及其他损失赔偿。车祸诉讼中需注意明确被告、责任认定、赔偿依据及诉讼时效等问题。明确责任,按照相关标准计算赔偿金额,并注意诉讼时效,以确保赔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汇总
交通事故处理的各种时间期限。包括扣留车辆和处理时间期限、检验鉴定时限、交通事故认定书制作时间期限、复核时间期限、事后报警时间期限、尸体处理时间期限、伤残评定时间期限、赔偿调解时间期限等。此外,文章还涉及处罚时间期限、交通事故诉讼时效、审理时间期限以及
-
行政强制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交通事故赔偿处理有期限。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达成一致的赔偿事宜,但对方不履行,受损害的一方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法律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交通事故纠纷能否多次诉讼
-
几年的交通事故还能重新诉讼吗
-
交通事故诉讼期在几年之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