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索赔是指承包商根据合同规定,基于非自身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向业主提出的工期顺延要求。具体依据包括: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第7.5.1项规定,以下情况导致工期延误和(或)费用增加的,由发包人承担由此延误的工期和(或)增加的费用,并支付承包人合理的利润:
若因发包人原因未按计划开工日期开工,发包人应将竣工日期顺延至实际开工日期之后,确保实际工期不低于合同约定的总工期日历天数。若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需要修订施工进度计划,则按照第7.2.2项[施工进度计划的修订]执行。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北京奥拓车撞死行人案、南京雨花台区法院案例以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交通事故索赔案。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精神损害赔偿应依法进行,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
村民委员会未经村民大会同意擅自提留征地补偿款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该行为被视为违法犯罪行为,并涉及法律依据和相关后果。文章还介绍了村民权益的保护措施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在干预村民自治事项时的责任。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诉讼期限及相关规定。当事人可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诉讼。若拆迁人已提供补偿或安置,即使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并提起诉讼,拆迁执行也不会停止。这些内容明确了当事人权益保障及拆迁执行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