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以保险标的坐落地与案发地不一致拒绝理赔怎么维权
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但保险是买时容易赔时难。如果消费者投保前能多留意一下细节、多看下保险条款,诚实告知;保险公司能满怀责任感,合理承保、公正理赔、诚实守信,很多拒赔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为了尽量不被保险公司拒赔,建议广大的保险消费者,在投保前,就得“做足功课”,看清保险条款。在投保的时候,针对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代理人的询问,要做到“有问必答”。特别是对于比较重大事项,健康状况、病患史、年龄、职业等因子,一定要如实告知。当然,反过来说,保险公司没问你的,就不用主动说了,因为我国新保险法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保险行业投保时,采用的是“询问告知”方式。不问不答。在投保时,保险公司没问过的情况,今后若发现有什么不妥,也不能追求被保险方的责任。
顺利通过保险公司的核保后,在保险存续期内,若发生了的特别重大的事项,投保人要主动、适当通知保险公司。比如,把自己的车子转卖给他人之后,根据新保险法精神,投保方或承继方可以电话通知保险公司一下,免得将来发生事故后有纠纷。
一旦发生了保险事故,投保人、被保险人也要秉着坦诚的态度,主动配合保险公司的调查等。
再有,保险公司拒赔时,除了向保险公司本身进行投诉外,还有当地保监局的信访办、市保险同业公会的保险纠纷调解委员会,甚至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方法来解决。
不满意保险理赔的结果怎么办
一是向当地保监局信访办投诉。
如果保险代理人及保险人在展业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或违纪行为,可以向保监局投诉,通过行政途径解决。
二是通过保险调解委员会来调解。
一些大城市已经在国内建立了保险调解制度,如上海地区。负责保险调解的委员会由市保险同业公会牵头,各保险公司推荐熟悉相关保险业务和法律知识的人员组成,并聘请专家、律师、消委会人员为顾问,依据国家有关人民调解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调解服务,市民申请保险纠纷调解完全免费。调解制度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保险纠纷,但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保险消费者而言,显然是获得帮助的有效方式之一。
但是,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纠纷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所涉及的保险合同的保险人是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会员公司;
2、纠纷双方中,保险消费者一方须为保险个人消费者;
3、当事的保险会员公司对该纠纷有明确处理意见,而纠纷的另一方不接受;
4、调解必须完全遵循自愿原则,调解委员会无权强制调解。也就是说,当保险公司不愿接受调解时,调解程序无法启动;
5、不涉及第三方利益;
6、未经诉讼或仲裁程序;
7、纠纷金额不高于10万元。
目前上海地区的保险调解委员会一共有44位保险调解员。在调解员的确定上,调解委员会设有“回避”机制,一旦涉及利益关系,相关调解员将回避。在具体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可由纠纷双方共同选定。涉及案情复杂、争议金额较大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可采取“合议”制,由3名调解员共同调解。
三是仲裁。
仲裁是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达成书面协议,愿意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给双方都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仲裁员以裁判者的身份而不是以调解员的身份,对双方争议作出裁决。仲裁组织作为民间机构,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对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权属于人民法院。如果仲裁裁决后,保险人拒不履行裁决,可以向保险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是诉讼。
诉讼解决保险纠纷,指的是人民法院依法定诉讼程序,对于保险纠纷予以审查,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作出判决或裁定。诉讼解决保险纠纷是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其所作出的法律裁判具有国家强制力,当事人必须予以执行。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保险理赔的流程。首先,及时报案是必要的一步,包括报案人和被保险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事故详情。接着,确认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后,准备所需单证并提交给保险公司。若涉及医疗费用报销,需准备医疗费用分割单。最后,保险公司会进行调查并审核计算赔付金额,通知
保险事故通知和理赔程序的相关内容。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人或受益人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以便展开调查并进行核赔。理赔程序包括索赔、核定、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等步骤。购买保险时需明确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近因原则已成为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