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 > 断了3个手指,法律规定的最高赔偿金额是多少?

断了3个手指,法律规定的最高赔偿金额是多少?

时间:2024-03-2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9907

  2008年4月1日,在郑州第八人民医院作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书中,鉴定结论明确表示:被鉴定人王某系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案发前神智已经失常。作案时正处于精神疾病发作期,受其精神症状的影响,作案时控制能力削弱,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目前仍处于发病期。王某作为一名精神病人,意识及意志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根本无法正常地配合案件侦查,在与律师会见时尚且臆想连翩,胡言乱语,面对侦查机关的讯问更不可能供述出案件的真实情况,所以对侦察机关为王某所作笔录的合法性、客观性无法认定。为维护司法的公正,笔者认为在王某目前仍处于精神病发作期,其所做的供述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二、应保护王某的辩护权、申诉权、最后陈述权等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王某应享有辩护权、申诉权、最后陈述权等权利,但王某目前仍处于精神病发作期,并没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认知能力非常低,在行使上述诉讼权利时可能会大打折扣,现阶段对王某的侦察、审理,不利于王某诉讼权利的保护。

  三、以人为本,体现人道精神

  当我们反思王某故意杀人案这一人间悲剧时,也不得不承认从某种程度上说王某也是一位受害者,这其中有家庭的因素,更有社会的原因。如果没有其前夫出轨导致婚姻破裂带给她沉重打击,造成精神崩溃;如果在她神智失常,行为错乱的初期,亲人、朋友、社会能给其多一点的关怀和帮助,带她进行必要的治疗与引导,那么这一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而现在王某作为一名正处于发病期精神病人,从人道主义出发,首先应该得到治疗。曾听一位同事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在西方的某个国家,法院正准备对一名罪犯执行死刑,突然这名罪犯急病发作,是继续执行死刑?还是立即送医院抢救?答案是立即抢救。笔者认为罪犯首先是人,他先享有人的权利,然后才是罪犯,作为罪犯去接受法律的惩处。

  四、结论

  郑州第八人民医院所作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书中建议对王某加强监护,积极治疗。王某意识及意志方面的严重缺陷使她根本无法正常地配合诉讼,更谈不上行使被告的辩护、申诉、最后陈述等权利。为维护司法的公正,更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笔者认为目前应首先对王某进行强制医疗,待其精神恢复正常后再依法对其进行正常的诉讼程序。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一条之规定,侦察、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应当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涉嫌故意杀人一案中止刑事诉讼程序。

  【案情简介】:2007年9月,郑州市民王某因夫妻感情问题与丈夫离婚,同年11月,因担心儿子跟着前夫会受到继母虐待,将儿子杀死,11月29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2月被郑州市检察院批准逮捕。12月27日,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李风手律师接受王某家属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到郑州第一看守所会见王某时发现王某精神不正常,随即向郑州市公安机关提出对王某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申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

    中国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且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如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不负刑事责任且存在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可以实施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由人民法院做出,并规定了相关的审理程序和告知程序以及“

  • 见证人是否需要回避

    我国法律中关于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虽然我国法律没有设定证人回避制度,但证人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时,其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并依法追究审判人员接受请客送

  • 导读

    职业病的定义、案例、法律依据、分类以及诊断鉴定程序。职业病是由于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主体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且必须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文中以一个因接触煤尘而导致煤工尘肺病的职工为例,介绍了职业病的

  •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所需费用。非财产案件当事人主要承担复制庭审材料和法律文书的费用,而财产案件当事人则需承担更多费用,如勘验、鉴定、公告、翻译等费用。这些费用的计算和支付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以确保公平合法。

  •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 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诉讼权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