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建设工程承包人享有优先受偿权。这意味着在发包人未按时支付工程款的情况下,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商将工程折价,或者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拍卖工程,优先受偿工程的价款。为了确保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可行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6月发布了《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根据批复的规定,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六个月,从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开始计算。如果承包人超过这个期限,就等于自动放弃了优先受偿权。
在这六个月的期间内,即使银行等债权人享有该工程的抵押权和其他债权,承包人仍然可以依据司法解释优先受偿工程价款。这大大增加了承包人债权实现的可能性。
如果承包人丧失了优先受偿权,即使发生承包工程拍卖,承包人也只能在银行等债权人优先受偿抵押权后,才能与其他债权人按照各自的债权比例分割剩余的拍卖价款。
因此,对于承包人而言,重视优先受偿权的六个月行使期限至关重要。许多承包人由于未及时行使权利而失去了优先受偿权,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施工合同纠纷诉讼中,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业主拖欠工程款时,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权问题,包括权利行使主体、受偿范围以及起算时间等细节。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在建设工程无法正常竣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以及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实现方式。
实践经常出现一个建筑物竣工验收后产生优先权和担保债权的同时存在如何适用,那个更优先。按照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担保债权基本按规定履行一定程序,具有社会公信力,比其他债权有优先受偿权。而优先权仅是以法律授权而存在,仅比一般债权享有优先受偿权,其他特权无法律
其二,但上述规定均未涉及工程价款优先权的转让问题。如果可以将工程优先权与工程价款债权一并同时转让给其他债权人,实际是承认对其他债权人的优先保护,而该等优先保护并不符合工程优先权的立法本意。
自《合同法》及2002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16号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法院已经有许多判例说明: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是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的。所以为保障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提起拖欠承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