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界首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未成年人酗酒导致死亡的案件作出了裁决。被告人因劝酒未成年人被判赔偿受害人家属8万元。
经界首市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死者陆某年仅17岁,在事发前不久刚从外地回到家乡。为了庆祝久别重逢,陆某和三个好朋友在一家土菜馆喝酒。尽管陆某本来就不擅长饮酒,但在好友的劝说下,他仍然频繁地举杯。四人共喝下了四瓶白酒。随后,他们又让饭店老板上了啤酒。饭店老板没有及时制止他们过度饮酒的行为,反而继续提供啤酒。陆某和好友继续大量饮用啤酒。最终,陆某喝醉了,趴在桌子上失去了意识,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村干部曾试图对此事故进行调解,但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最终未能达成协商结果。陆某的父亲将陆某的三名好友和饭店老板等四人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丧葬费等共计20万元。
界首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并无主观恶意,只是出于朋友之谊花钱请客。案发时,陆某的三名好友都已年满18岁,而陆某本人则是未成年人。作为成年人,被告人应对未成年人饮酒行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承担责任并进行赔偿。在该案中,四名被告均为成年人,根据公平责任原则,他们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经过承办法官的耐心解释和说理,四名被告认识到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与原告达成了调解协议。根据协议,被告方分别向死者家属支付了不同数额的赔偿款。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如果未尽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受到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人身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一般情况下由其监护人作为被告,如果未成年人有财产的,可以作为共同被告。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