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浙江省餐饮行业经营规范及消费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自本月开始实施后,引起广泛关注。昨日,鹿城区消费委、餐饮业协会联合召开餐饮企业消费争议座谈会,针对餐饮纠纷调解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和明确。
近年来,我市餐饮业发展迅速,仅鹿城区目前就有各类餐饮企业2800多家,与此同时餐饮纠纷也时有发生,市12315投诉举报中心今年受理的餐饮消费纠纷就达1742件。
昨天的座谈会上,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暂行办法”的出台,能更好地解决餐饮纠纷,也有利我市餐饮业的健康发展,但在处理纠纷中,仍发现不少问题。不少人对于菜里吃出“坏东西”至少得打八折的说法,有不同的看法。云天楼的负责人认为,“坏东西”应是指腐坏、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等东西,头发、保鲜膜等则不应该算。对此,鹿城区消费委秘书长沈XX指出,含有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都应属于“问题食品”,如苍蝇、蟑螂、玻璃、烟头等。如菜中发现头发的,应属于餐饮业经营者因工作失误提供的食品质量有瑕疵,可调换或退货。
另一酒楼负责人提出,自本月以来,他们碰到多起在食物中发现异物,消费者要求全桌免费的情况,他们觉得消费者的要求有些过分。沈XX表示,根据新办法的规定,消费者尚未食用的,赔偿有问题食品价款的一倍。食用后尚未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伤害的,退还有问题食品的价款,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不低于本桌消费总额的两成。对于一些消费者“狮子大开口”或恶意投诉行为的,调解将不予支持。
针对一些消费者反映部分餐馆、饭店使用一些产品不达标的洗涤剂、消毒剂等问题,鹿城区消费委、工商局和餐饮业协会负责人根据新办法中强调的部分规定细则,要求各餐饮企业做好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此外,承接大型结婚酒等宴席后要有食品留样,以保证万一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后的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温州日报记者 肖新华)
相关链接:
《浙江省餐饮行业经营规范及消费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与消费者发生争议,给消费者造成精神损害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给予精神损害赔偿。接受婚宴等团体宴席时,经营者应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协议,并明确违约责任。经营者可收取不高于宴席总金额20%的定金,如餐饮企业未履行约定义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酒店对消费者车辆承担保管责任,车辆遭损伤的,经营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不承担保管责任,经营者要事先说明,并提醒车主做好车辆安全问题等等。
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名单包括各种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对应的检测方法和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及检测方法。文章旨在保障消费者健康,打击食品
投资回报预期商品广告的限制。不得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等承诺,也不能利用学术机构、专业人士等的名义进行推荐证明。同时禁止发布声称替代母乳的婴儿食品广告。申请广告审查需提交内容并接受审核评估,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食品经销单位的承诺,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取得合法许可证、雇佣具备健康证明的专业人员、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经营场所符合要求、建立定期查验及退市制度、提供销售凭证履行退换货义务、真实的食品广告以及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