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反诉的提起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有明确的被告;
(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 反诉只能是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提起,而不能对原告以外其他人;
(2) 反诉只能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
(3) 反诉与本诉必须是适用同种诉讼程序;
(4) 反诉不能是其他法院专属管辖;
(5) 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必须在事实或法律上有牵连;
(6) 反诉的提起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提出反诉实质条件是指反诉的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反诉与本诉的牵连性。反诉与本诉的牵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驳与本诉基于同一法律关系;
2. 反诉与本诉基于同一法律事实;
3. 反诉与本诉不是出自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而是基于诉讼标的的同一或主观权益上的联系。
反诉的程序要件包括反诉提起方式、反诉的管辖权和反诉提起的具体时间。
反诉是民事诉讼所独有的,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允许反诉。
反诉可以在审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不受地域管辖的限制。如果反诉请求的标的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其他法院专属管辖,审理本诉的法院就可受理反诉。
反诉一般在答辩过程中提出,最迟应在一审法院庭审辩论结束后提出。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庭审辩论结束后出现新的证据或情况,被告也可以在庭审辩论结束以后提出反诉。
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适用反诉,以下几类案件不适用反诉:
在民事诉讼中,只有被告称谓的当事人才能提起反诉,没有被告称谓的当事人不能提起反诉。
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适用反诉,因为特别程序对审理程序和当事人的称谓都有特殊规定,不具备反诉的特征。
离婚案件、赡养、抚养、扶养案件不适用反诉,因为这些案件涉及到的人身关系和法定义务不具备抵消的特征。
对于这类案件,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但被告人不能提起反诉。
专利侵权举证中的关键步骤。在民事诉讼中,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对于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同时,保全证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权人需了解侵权者情况、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和损害赔偿的证据。通过确保证据的完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费用的规定。收费标准根据案件诉讼标的和鉴定标的中的较小值,按比例分段累计收取。同时介绍了司法鉴定流程,包括申请鉴定、预交费用、确定鉴定机构和人员等。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但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则通过补充鉴定等方法解决。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借款协议诉讼胜诉的可能性。证据的种类和查证属实是诉讼的关键,判决书应明确写明判决结果和理由。民间借贷纠纷需要提供当事人身份证明资料、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等。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也需提供。最终胜诉取决于具体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