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浅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

浅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

时间:2024-12-1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3033

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基础

一、确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性

在法学界和司法界,赋予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以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然而,根据法理分析,我们认为确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侵害人身权和特定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然而,当侵权行为超过一定限度构成犯罪时,被害人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却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大量因犯罪行为而造成的精神损害得不到相应的赔偿。

二、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基础

赋予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以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在许多国家的法学界和司法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确认,体现了现代民法的价值趋向,是刑法理念的转变和进步。

(一) 确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被害人合法权益得以救济的重要途径。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因犯罪行为遭受经济损失的被害人,除了给予刑事处罚外,还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诉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然而,这些规定仅限于物质损害赔偿,而被害人遭受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减损却难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导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救济。

(二) 确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刑民法律效力位阶平等的必然结果。民事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已经得以确立,而对犯罪行为的精神损害赔偿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是不是因此就认为在刑事领域是绝对排斥精神损害赔偿的呢?刑事上的犯罪行为从民事法律角度看是民事侵权行为,且危害程度更严重。因此,被害人在遭受精神损害时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 确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也是法律责任重合适用的重要特征。法律责任是因违法行为产生的对相关主体的法定强制不利后果。民事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这是一种私法责任。如果行为超出一定限度构成犯罪,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危及了国家安全和秩序,国家可以对犯罪分子科以刑罚,这是一种公法责任。公法责任与私法责任并不互相排斥,刑事责任的追究并不能取代民事上的精神损害赔偿,二者可以重合适用,相互补充。

(四) 确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顺应世界各国通行做法的理性选择。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种非财产性赔偿早在1896年德国民法典中就已确立,并为欧洲许多国家所效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涉外刑事案件将会增加,为了保护各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遵循世界通行做法,必须明确规定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刑事案件精神损害的界定

在刑事案件中,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给被害人造成精神损害,从而决定被害人是否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需要对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进行界定。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损害指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或特定财产权,导致被害人产生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丧失和减损。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损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 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触犯刑法。

(二) 必须存在精神损害的事实,这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犯罪行为只有严重阻碍被害人的情绪、思维、意识,引发愤怒、恐惧、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才能依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 犯罪行为与精神损害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并非由犯罪行为引起,行为人不负赔偿责任。然而,这种因果关系不一定是直接的,被害人遭受精神痛苦往往是由于公众舆论的介入,导致其自尊心和名誉受损。

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方式

(一)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精神痛苦应成为衡量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重要标准,也是量刑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被告人承担了精神损害赔偿,可以从轻处罚,这也被视为被告人的悔罪表现。同时,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可以降低诉讼成本,节约诉讼资源,减少法院审判工作的难度,便于被害人诉讼。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修改,将精神损害纳入其范围。

(二) 直接提起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相比,民事诉讼对时间的限制更为严格。如果精神损害赔偿的存在与否以及损害的大小和赔偿数额在较短时间内难以确定,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可能导致刑事案件审判过程过长,不利于及时有效打击犯罪,也限制了被害人的举证时限。因此,被害人可以在刑事案件的判决生效后,直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

编辑推荐:试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试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两种主要方式。在返还财产方面,应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进行返还,旨在减少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对于因欺诈行为导致的决策失误和精神损害,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赔偿。合同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制度体现了法律的威严,旨在最

  • 阿里首诉造假店: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阿里巴巴将销售假冒服装的淘宝卖家高某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案件。高某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ROEM和MO&Co服装,被阿里巴巴以网络服务合同纠纷起诉索赔。法院已受理此案。文章还讨论了商誉损失计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如何界定侵权期间、确定因果关

  • 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由于法律未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面临困难,同时也面临当事人过高的索赔要求。司法解释提出了影响赔偿数额的因素,但同时也赋予法院自由裁量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成为裁决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关键点,有

  • 狗被撞死 主人索赔精神损失费

    昨天,吴兴法院曝光了一起由狗引发的民事案件。狗主人声称小狗在世时非常听话懂事,小狗被撞死后造成了自己的精神痛苦,因此向被告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起因是钱先生养了一只小狗作为宠物,今年6月的一天,钱先生带着小狗在小区散步时被唐先生开电动车撞到,导致小

  • 一般人身侵权赔偿计算标准
  •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工程合同签订时有必要明确约定工期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