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算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建筑工程结算的基本依据之一。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可以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计量和计价,确定工程量和工程价款。
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施工合同中,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约定了工程项目的各项条件和权益,包括工程造价的约定和支付方式等。
工程竣工图纸及资料是建筑工程结算的必要依据之一。通过对工程竣工图纸及资料的审查和核实,可以确定工程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和符合要求的程度。
双方确认的工程量是建筑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会对工程量进行核实和确认,确定工程项目的实际工程量。
双方确认追加或减少的工程价款是建筑工程结算的关键依据之一。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会对工程价款进行调整和确认。
双方确认的索赔、现场签证事项及价款是建筑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索赔和现场签证等事项,双方会对相关事项进行确认和确定相应的价款。
投标文件是建筑工程结算的参考依据之一。在工程招标阶段,承包单位需要提交投标文件,其中包括工程造价的估算和计算等相关信息。
招标文件是建筑工程结算的参考依据之一。在工程招标阶段,发包单位会发布招标文件,其中包括工程造价的约定和支付方式等相关信息。
除了上述依据外,建筑工程结算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依据,如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建筑工程的造价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合同中约定。对于公开招标发包的工程项目,其造价的约定必须遵守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发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项。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转包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结算工程款的问题。转包合同是承包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合同,实质为承包权的转让行为。文章主要讨论了转包合同无效后,涉及发包人、承包人和转承包人三方主体在工程款结算方面的关系。文章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三方权益,采取
建筑工程合同无效时工程款的结算方式。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判决无效时,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取决于工程的竣工验收情况。合格工程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不合格工程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行为将认定为无效,当事人可能被收缴非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