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赔偿损失的范围可以确定。在法律未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未另行约定的情况下,应按照完全赔偿原则,赔偿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财产上的直接减少,而间接损失又称为所失利益,指失去的可以预期取得的利益。可得利益是指预期可以获得的利益,一般指利润而不是营业额。例如,汽车修理厂与出租车司机约定在10天内修好损坏的车辆,但汽车修理厂迟延3天交付,导致司机每天损失200元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司机损失了600元的间接损失,汽车修理厂应当赔偿。
可得利益的求偿应当遵循客观确定性的原则,即预期取得的利益不仅在主观上是可能的,还需要在客观上是确定的。如果违约行为导致此利益丧失,那么在没有违约行为的情况下,这种利益通常是可以获得的。例如,建筑公司承建一座商厦迟延10天交付,那么商厦在这10天内的营业利润即为可得利益。
可得利益的求偿范围不能任意扩大。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4条的规定,赔偿损失“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我国原涉外经济合同法和原技术合同法也有类似规定。原涉外经济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违反合同一方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原技术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违反合同一方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预见性限制赔偿范围有三个要件:一是预见的主体为违约人,而不是非违约人;二是预见的时间为订立合同之时,而不是违约之时;三是预见的内容为立约时应当预见的违约的损失,预见不到的损失不在赔偿范围之内。例如,旅客因飞机误点而耽误了一笔买卖,要求赔偿。航空公司在售票时无法预见该买卖是否会耽搁,因此间接损失不予赔偿。
公路运输损害赔偿的条件及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当事人违反合同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按《汽车货物运输规则》执行,包括限额赔偿和实际损失赔偿。保价运输中,保价金额与实际损失的差额不能作为违背公平原则的判断标准。合同中的公平原
山西阳曲县法院调解的一起丢失羊的纠纷案件。韩某夫妇捡回了张某丢失的羊并试图归还,但因管理不当导致羊丢失。经过法官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韩某夫妇赔偿张某1200元损失。提醒当事人在无因管理中应履行管理义务,避免他人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车物损坏赔偿。人身损害赔偿涵盖多种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车物损坏赔偿涉及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等。医疗费的计算包括挂号费、治疗费等,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计算。误工费的计算则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
车祸赔偿协议书的具体内容。协议书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包括赔偿金额、损失赔偿范围、赔偿款支付方式、赔偿终结、自愿签订、乙方的配合工作等方面。协议自双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旨在解决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