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时,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并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自行撤离,应立即报警。在同意撤离时,应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天气、双方驾驶员或车主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驾驶证号码、机动车号牌、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状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并由双方驾驶员或车主签名。最好制作两份记录,双方各持一份,以确保自己有一份记录。根据记录,双方可以事后协商赔偿事宜。如果达成协议,购买保险的一方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申报赔偿。虽然法律规定如此,但保险公司通常要求事先征得其同意才能进行赔偿,因此最好在采取这种方式之前先向保险公司报案并征得同意。如果无法达成赔偿协议,可以将记录交给交警部门报警处理。随后的处理程序适用于报警处理程序。
有的车主在撞到人后为了避免麻烦给受伤人一点钱款就开车离开,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受伤人的伤势加重,他可能会报警处理。如果他声称车主逃逸,车主将难以自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让受伤人写收条,并最好简要记录当时的情况,以备将来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
如果遇到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双方对事实或成因有争议、对方车辆无号牌、人员身份不明、驾驶员饮酒或对方逃逸的情况,应立即报警处理。
在交警到达之前,尽量固定证据,如果有摄像手机或相机,应拍照留证。如果受伤人员需要紧急抢救而需要移动,或者车辆需要移动位置时,要记住画好位置轮廓;要注意当时是否有第三方人员和车辆对事故发生产生影响,如有影响,需让该人员和车辆留在现场,共同向交警说明情况;要记录准确的时间和交通信号情况;注意对方车辆的车况和装载情况;对于可能马上变化或灭失的证据,及时拍照或请路人作证并签名,同时留下证人的联系方式;切记注意不要让对方人员破坏或移动现场。
交警到达后,要向交警清楚地讲述情况,特别是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例如对方当时的车速、是否开启转向灯、是否正在使用手机(必要时可要求交警查阅手机通话时间)、是否有第三方的影响等等,对交警可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要及时提醒。
交警制作的现场图应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如对现场图有异议,应及时提出。
根据现行交通法规定,交警只有在需要对车辆进行鉴定等情况时才可以扣留车辆,一旦鉴定完毕,应归还给车主。因此,如果受害方认为有需要扣留对方车辆以作赔偿保障时,应及时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查封对方的车辆。
对于轻微事故,交警可以适用简易处理程序,在现场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于非简易处理程序的交通事故,交警应在10日内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如果有肇事逃逸的情况,需在查获逃逸人和车辆后10日内制作认定书。对于需要对人员、车辆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需在结果确定后5日内出具认定书。如果未查获逃逸车辆,当事人需要认定书的,需向交警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交警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10日内出具认定书。
当事人对事故认定书没有异议应当签收,如果有异议不愿签收,最好也要领取一份认定书,可以作为将来的诉讼证据之一。当事人需要理解的一点是,对有异议的认定书进行签收并不构成对责任认定的认可,当事人仍然可以凭其他充分证据在诉讼中推翻该责任认定。
在出具事故认定书后,如果当事人共同请求交警调解,可以由交警部门进行调解。调解期限为10日,如果超过期限,则视为调解不成,交警部门不再进行调解。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应签名确认,并根据协议进行赔偿,同时可以凭借该协议向保险公司索赔。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凭调解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
下列情况下,交警部门不予调解:
(1)当事人无法提供交通事故证据,因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交警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
(2)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
(3)当事人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名;
(4)当事人不同意由交警调解。
如果存在上述情形之一,或者调解未达成协议及调解生效后当事人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前述情况下,交警可以在事故认定书上载明相关情况后,将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人。
交警调解不是索赔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由交警调解的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在经交警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法院的判决或调解书,当事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或直接由保险公司支付相应款项。
交通事故中出租车误工费的计算方式,以及出租车交通事故中的赔偿责任与保险公司的角色。误工费计算依据医疗机构证明和受害人收入情况。司机、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承担连带责任,保险公司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并承担赔偿责任。在处理出租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时,应充分考虑保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调解时间规定。根据不同的事故情况,调解的开始时间和期限有所不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调解申请的步骤和方式,包括参加调解的人员、申请时间、调解书的制作等。在调解过程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遵循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
醉酒步行被车撞责任的划分及车辆撞伤人的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责任划分需依据事故事实、证据、适用法律及责任公正性等因素。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亡人员并报警。对于轻微财产损失且事实清楚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涉及
驾驶摩托车撞人后逃逸的行为是否违法,以及具体的法律后果。文中指出,摩托车撞人后逃逸是违法行为,肇事者应承担事故责任,并可能受到刑事处罚。此外,文章还涉及公交车撞人的全责赔偿金额和招摇撞骗的量刑问题。公交车撞人全责赔偿金额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受害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