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 > 裁员补偿是否包含绩效?

裁员补偿是否包含绩效?

时间:2024-04-14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4567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及绩效工资的计算

一、经济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基于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时,经济补偿的计算基于劳动者被辞退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其中应包括绩效工资。根据劳动者月工资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较,经济补偿的标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 劳动者月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2.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绩效工资的定义

绩效工资可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也被称为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根据马克思的三种劳动论,绩效工资主要基于员工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来支付工资。这种工资制度以员工的实际、最终劳动成果来确定薪酬,典型的以成果论英雄。绩效工资制度包括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形式。绩效工资的本义是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进行支付。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绩效的定量化操作较为困难,绩效工资更多指的是根据雇员绩效增发的奖励性工资。绩效工资制度的前身是计件工资,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与产品数量挂钩的工资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

三、基本工资的定义

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国家法律或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被称为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所得工资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基本工资,相对于其他工资组成部分,基本工资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和价值核定,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也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的员工可以根据能力的不同分为不同等级的基本工资。以上是关于裁员补偿包括绩效的法律知识的解释。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情况下,经济补偿应按照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向手心律师网专业律师提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年终奖基数的确定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 经济性裁员:是否可以优先裁掉试用期的新员工?

    经济性裁员中的裁员优先顺序问题,指出试用期的新员工可能因为熟悉公司业务时间短、年限较短、经济补偿较少等原因成为裁员的首选对象。同时,文章介绍了经济性裁员的概念和法律规定,强调用人单位在裁员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并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并报告

  • 医护员工被裁员后的维权途径
  • 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应如何处理
  •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