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报案、立案登记表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受报案时制作的记录案件原始情况的内部审批表格。它不仅是复核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研究案情、追究交通肇事犯罪立案材料的来源之一。
道路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是一种表格文书,应按项填写以下项目:
在此栏目填写报案时间和接报人的姓名。
在此栏目填写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
在此栏目详细叙述报案人目睹的交通事故发生经过或发生后所见到的情形。要清楚写明何年何月何日,在何处发现或目睹了何交通事故,抢救伤者结果如何等。
在此栏目主要填写本次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情况,包括死亡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及住址。如果涉及财产损坏,还应写明财产的物品名称和损害程度。
在此栏目写出案件承办人对如何处理的意见,并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的规定,请予立案,并签名注明日期。
在此栏目由领导签出意见,作为履行审批手续的依据。如同意立案等,并签名注明日期。
在表格格尾底部写明填表人的姓名及填表的日期。
报案时间及事故地点要填写准确、具体。报案时间要具体写明报案的年月日。事故地点要具体写出事故发生地的所在区域公路的里程处。
叙写报案内容要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应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同时要注意叙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人员伤亡及损失情况应清楚具体填明死亡、受伤人员的身份及受损财物的名称、受损程度和估计价格等,以便作为确定交通赔偿的依据。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诉法意见》和《民诉证据规定》,原告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需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和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实践中存在争议和宽松处理的情况。对于变更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额的不同情况,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包括起诉条件、起诉状的递交以及调解程序等步骤。起诉需符合相关条件,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适合调解的纠纷可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包括上诉的方式、审理的方式以及审理结果等。第二审程序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的法律程序,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和方式。上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审理则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方式。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庭审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后六个月内,而简易程序则为四十五天内。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合议庭评议等环节。其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