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行政不作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专业律师的解析

行政不作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专业律师的解析

时间:2024-02-28 浏览:8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635

主观原因

1. 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法律意识变异

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律意识是指其对法律心理、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的理解。行政执法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或法律意识存在变异,是行政不作为的根源之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依赖于行政主体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如果行政主体基于不正当考虑或消极避免执法,就可能导致行政不作为,阻碍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缺乏正确理解和对法律精神的准确把握,以及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必然导致行政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2. 私欲作怪,经不起功利诱惑

个人的需求和利益决定了行为的表现。个人私利和小集团利益的驱动引发了大量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发生。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追求效益刺激了人们的物欲、权力欲和金钱欲。行政权力的执掌者利用国家权力与金钱结合,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权钱交易等政治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利益观念扩大了行政机关的利益圈,导致有利的事务受到关注,无利的事务被忽视或推诿,故意不作为。

3. 人情网和关系网及"长官意志"的干扰

人情和关系对依法行政构成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力量。行政执法人员在实际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人情因素的制约。他们面临来自家庭、朋友、亲戚、同学等的压力。此外,行政执法人员还需要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人员的外部关系和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行政执法人员必须谨慎行事,防止触犯关系网,得罪领导。如果滥用权力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妨碍依法行政,导致行政不作为的产生。

客观原因

1. 立法上的原因

我国行政法律体系存在冲突和不足,导致行政执法中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立法体制上,立法主体多元化,但立法权限范围不清,导致法律多门、立法无序。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法律、行政法规相冲突,甚至相互抵触。行政机关在具体实施行政执法时面临困惑,行为违法,产生大量行政不作为。我国的大量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履行期限,导致对不作为行政行为无所作为,给行政机关提供了方便之门。

2. 行政习性的影响

长期以来,政府是命令型政府,现需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行政习性无法短时间内改变,导致行政机关摆架子、耍特权,在对人民群众的申请上故意拖延或不予理睬,导致行政不作为。这种习性与现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格格不入,必须尽快根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包括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区别。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未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状态,是一种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在含义性质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准确界定并区别对待。行政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

  • 如何选择合适的法律代理人

    如何选择合适的法律代理人。在决定是否寻找法律代理人之前,建议进行咨询,且法律咨询费用并不一定高昂。选择法律代理人时,应考虑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案件,而不是仅看重其声望和信誉。律师的业务专业化,因此一个专业但普通的律师可能比一位全领域但普通律师更能够处理好

  • 函号:

    律师函的重要性及其专业发出方式。律师函是一种强势的表达方式,其威慑力不仅来自函件内容,更在于律师身份。律师函需标明函号,便于管理。文章以一个关于有限公司拖欠贷款的律师函为例,指出律师函需在接到后一定期限内支付拖欠款项,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并可能承担法

  • 律师函的定义与作用
  • 工伤律师怎么收费20000元赔偿款呢
  • 房屋拆迁协议注意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