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产损害赔偿中,对于间接损失的认识和计算方法存在不同观点。
间接损失指的是加害人侵害受害人财产所有权,导致受害人未来财产利益在一定范围内受损的情况。间接损失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间接损失是非法行为对处于增值状态的财产所造成的损害。增值状态的财产指的是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生产、经营资料形式出现的财产,而不是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是通过人的创造与财产结合的生产、经营关系产生的。因此,间接损失的产生机制是非法行为破坏了生产者、经营者无法正常利用财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可得利益减少和丧失。
对于财物损害中的间接损失赔偿,并不是对财物价值损失的赔偿,而是对财物所有者因遭受损害而未能创造出新价值的损失进行赔偿。间接赔偿是对人的损失进行赔偿,而不是对物的损失。
原则上,只要存在间接损失,就应当进行赔偿。有人认为,《民法通则》第117条第3款中的“其他重大损失”指的是只有重大的间接损失才应当赔偿,而一般的间接损失不需要赔偿。然而,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财产损害赔偿的原则是全额赔偿原则,如果对一般的间接损失不予赔偿,就违背了全额赔偿原则,也不公平对待受害人。适用间接损失赔偿的情况包括:
因此,适用财产间接损失赔偿并不仅仅取决于侵权行为的方式和侵害对象的种类,而是取决于侵害行为导致受害人可得利益的丧失。只有掌握这一基本标准,才能准确确定间接损失赔偿的情况。
母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重组协议。协议中定义了母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含义,以及重组、重组文件、财务报表、生效日期等术语。协议确定了重组内容的确定,包括资产负债划分、债权债务处理、资产划分、无形资产的处理等。重组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自重组进行的资产评估基准日
固定资产盘盈和盘亏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盘盈,需要确定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算所得税费用,补提盈余公积,并调整利润分配。对于固定资产盘亏,需要进行记账处理,并在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税务处理包括计算应纳税所
职务侵权财产损害的计算方法。首先,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数额,按照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若难以确定,可通过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裁定。其次,侵害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计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方式计
《民法典》中关于合理使用期限内质量保证责任的规定。因承包人原因造成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的,承包人需承担赔偿责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处理方法,包括返修处理、加固处理、返工处理、限制使用、不作处理和报废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