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案件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海事案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归属于海事法院管辖的全部案件,包括海事侵权纠纷案件、海商合同纠纷案件、其他海事海商纠纷案件和海事执行案件。狭义的海事案件则是指海事侵权纠纷案件。
海事诉讼管辖具有专属性和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的特点。海事案件的专属性表现在海事法院对海事案件进行专门管辖,不得受理地方法院管辖的案件,同时地方法院也不得受理海事案件。海事法院的地域管辖范围通常超出所在城市的行政区域,涵盖整个省或自治区乃至更大的区域。海事法院属于中级法院,没有相应的基层法院,因此受理的案件都是一审案件。海事诉讼管辖的特点需要地方法院负责立案工作的法官熟悉并遵守。
一些地方法院对海事法院的审判业务范围不熟悉,对海事案件的概念存在狭义理解,导致地方法院仍然受理海事案件。另外,一些地方法院为了多收案件,通过变换案由的形式变相受理海事案件,严重干扰了海事审判程序。地方法院受理海事案件会在适用法律、执行扣押船舶和拍卖船舶等方面产生混乱,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讼累。
为解决地方法院受理海事案件的问题,海事法院应加强海事审判宣传力度,扩大工作透明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地方法院的交流与沟通。最高院及省高院的关于海事审判的规定和意见应在审判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促进海事审判工作的开展,实践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
民事案件的审理时间及相关规定。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上诉案件审理对判决的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对裁定的应在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三十日内或公告期满后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