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计算起始点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环境污染损害的时间。由于环境侵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污染物迁移、转化和作用的过程,导致危害后果发生和暴露相对于污染行为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因此,只有规定较长的诉讼时效,才能有效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环境民事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如果原告提出了侵权事实而被告否认,那么被告负有举证责任。因此,在环境民事诉讼中,原告只需要提供被告侵权的基本事实,而被告则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这一原则的适用是因为要求原告证明被告从事排污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困难,如果继续要求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将剥夺受害者的胜诉权。
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要求原告证明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严密的因果关系。然而,环境侵害行为并不是直接对受害人产生影响,而是通过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来进行的。由于环境污染后果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存在复杂的作用机理,如果在环境民事诉讼中坚持严格的因果关系要求,将导致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救济。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推定因果关系的原则得到了应用。即,如果被告不能证明自己与环境污染危害无关,例如行为人排放的污染物不可能导致受害人遭受的污染,那么就推定因果关系存在。
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及其权利。法定代理人是代表未成年人或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个人或机构,主要在刑事诉讼中出现。法定代理人具有多种权利,包括委托辩护人、变更刑事强制措施、提起上诉、申诉、抗诉以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旨在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特别程序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主要适用于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等。特别程序在法律适用、审判组成、一审终审、转普通程序、审结期限和诉讼费用方面都有特别规定。特别程序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