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目前所有商品的易货贸易无需进行审批。然而,易货贸易合同的管理仍然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导致对合同签订、履约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统计的工作量庞大,且难以及时和准确地完成。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易货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对于需要通过运输运送货物的交易方来说,直接易货形式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常采用通过对开信用证的方式进行易货贸易。具体做法是交易双方先签订换货合同,商定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对方一定数量的货物,各自出口的商品按约定的货币计价,总金额一致或基本一致。货款通过开立对开信用证的方式进行结算,即双方都以对方为受益人,开立金额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信用证。
由于交货时间的差异,双方开立信用证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分。为了确保对方履行开证义务,先进口开证的一方通常在信用证内规定该证以对方按规定开出信用证为生效条件,或规定该证的金额只能用来作为对方开立回头证之用,以此控制对方。
综合易货多用于两国之间根据记账或支付协定进行的交易。根据支付协定,两国政府在双方银行互设账户,各自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对方的商品种类和进出口金额基本相等。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易货协定书,并由各自的对外贸易专业公司签订具体的进出口合同,分别交货。商品出口后,双方银行凭装运单证进行结汇,并在对方国家的本行开立的账户进行记账,然后按约定的期限进行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定时期结束时,如果双方账户出现余额,只要不超过约定的幅度(即“摆动额”),顺差方原则上不能要求逆差方用外汇支付,而只能通过货物抵冲,即通过调整交货速度或逆差方增加交货物来平衡。
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制冷设备工程安装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制冷设备的提供与安装、交付期限、保修期限、验收标准、结算方式、设备采购与运输、供电问题、不可抗力因素、合同解除条件、违约责任及附则等条款。
本文详细探讨了外贸出口的程序,包括询价报价、订货签约、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和结汇等环节。文章介绍了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助于读者了解外贸出口的全貌和细节。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了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并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包括服务业出口能力和对外投资能力的不足,以及不同行业的竞争状况。同时,也指出了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势迅猛
甲方和乙方关于都江堰煤矿燃煤运输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运输物的名称、地点、车型、线路、工期、数量等具体细节,以及运输价格的计算方式、付款方式、车辆进场安排、责任划分、违约处罚等相关条款。协议自车辆进场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