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这标志着刑事辩护领域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改革。同时,证据新规的实施也对刑辩律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量刑指导意见的最大亮点是引入了检察院的量刑建议。过去,律师在量刑辩护中往往缺乏具体的目标,现在检察官的量刑建议可以为律师提供一个具体的参考。然而,一些人对量刑指导意见的实际影响持有不同意见。一些地区的抗诉和上诉率并没有明显变化,而审判效率下降,庭审时间延长。
此外,量刑程序的规定模糊,对于律师辩护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对于为被告人做无罪辩护的律师来说,在法庭定罪后缺乏一个衔接的时间。现在的程序设计使得刑辩律师有所被动。最高院的量刑指导意见过于简单,缺乏相配套的案例指导制度,律师的主动性不大。
证据新规被认为是刑辩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然而,实施证据新规也面临着困难。两个证据规定不能说尽善尽美,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贯彻实施。律师在代理涉黑案件时遇到了困难,法庭仅凭公诉方的情况说明就排除了律师提出的刑讯逼供问题。
两个证据规定并未能妥善解决问题。现阶段我国并没有颁布专门的证据法,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和其他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简单。因此,这两个证据规定仍然难以落到实处。
刑辩律师在与公检法角力中面临着先天不足,无法与控方形成力量均衡的博弈。律师法在很多中央文件中事实上是零地位,强调的是加强对律师的管理与限制,防止律师队伍的西化。律师需要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不能依赖于天吃饭或领导吃饭。
刑事速裁程序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意问题,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才能适用速裁程序。适用范围限于特定案件,包括可能单处罚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是基层法院适用速裁程序的前提。同时,《刑
关于瘫痪判刑的罪犯是否能申请保外就医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保外就医的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同时,也说明了取保候审手续的处理方式,包括申请流程、保证方式等。总之,是否允许瘫痪判刑的罪犯保外就医取决于是否满足相关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
抢夺罪的上诉立案时间及相关程序。上诉立案时间大约需要40多天。抢夺罪特征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实施了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且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暴力或胁迫方法。抢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内容。该罪行主要逮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人员,包括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其他责任人。违反金融秩序,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人员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涉及金额的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罪犯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和罚金。单位犯此罪将被判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