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护词的概念
辩护词是辩护人为维护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事实和法律,在法庭辩论中,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要求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发表的演说词。
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外,还可以委托下列的人辩护:(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三)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
辩护人只有通过发表辩护词,才能实现其辩护职能,达到维护被告合法权益的目的。
二、辩护词的内容和写法
辩护词虽然没有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但是在辩护实践中,大体上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格式。
一般地说,辩护词有首部,正文和尾部三个组成部分:
首部包括标题、称谓和辩护引言。
标题:写“关于×××(被告人姓名)××案件的辩护词”或略写为“辩护词”。
称谓:一般写于“审判长”、“人民陪审员”或“审判长”、“审判员”。
辩护引言:其主要内容有三:
写明自己出庭辩护的合法性:单位受人委托,本人受单位指派。
写明发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阅卷调查、会见被告人)等;
写明对法庭调查及本案件性质的基本观点。
正文即辩护理由。
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
从对犯罪事实的方面进行辩护。通常有三种情况:(1)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根本不存在,或者部分不存在,可作无罪或罪轻的辩护;(2)起诉书指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作要求延期审理,退回补充侦查的辩护;(3)起诉指控的事实虽然存在,但被告人具有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定条件,可作不负刑事责任的辩护;或者指控的事实确已作过处理,可作不应再予判刑的辩护等等。
从适用法律方面辩护。辩护人针对起诉书所援引法律的不当之处,进行揭露和反驳。援引法律不当,或者导致确定罪名不当,或者导致量刑偏重。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未予考虑。辩护人应当阐明怎样理解和援引法律才是正确的,并提出自己对援引法律的意见。
从情理上进行辩护。这可以联系被告人的一贯表现,犯罪起因、犯罪后果,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紧紧抓住被告有利的情节和条件全面地分析;充分地说理,认真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辩护律师的总结:
以上所述辩护理由的三个方面,并不是辩护词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每一篇辩护词都必须具备的,案件是千差万别的,辩护词的内容也是灵活多样。辩护要成功,其关键在于辩护的理由必须真实、充足、有力。写好辩护理由的原则是必须尊重事实和法律,善于有针对性运用事实和法律,切忌模棱两可和提出无理要求,更不能颠倒事实,歪曲法律。
走私贵重金属罪的辩护词结构及相关法律规定。辩护词分为首部、正文、前言、辩护理由和结束语等部分。辩护理由是辩护词的核心,需从被告人的行为事实出发,对照法律规定论证无罪、罪轻或应减轻刑事责任的意见。走私贵重金属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处罚。
未成年人甲某涉嫌寻衅滋事罪一案的辩护内容。甲某属于从犯,具有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如坦白情节、认罪态度好等。同时,甲某家庭情况特殊,其因父亲患有白血病而打工支撑家庭。辩护人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甲某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刑罚的辩护意见。
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辩护词。辩护词从辩护权的根据、辩护理由和辩护理论三个方面展开,强调被告人并未滥用职权,并请求法庭公正审理。相关法律规定涉及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
关于×××(人)的××××案的辩护过程。辩护词强调了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及在此案中的工作,包括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及与被告的沟通。辩护理由从事实、法律和被告的认罪态度三个方面展开,对公诉人的指控进行分析,认为定罪不当或犯罪事实不成立。结尾部分提出对判处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