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特别是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担任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门角色。辩护人的法律地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辩护人只维护被告人依法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被告人的全部权益,更不是法律规定应当限制或剥夺的权益。其次,辩护人是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维护者,与公诉人和审判人员有所区别。虽然公诉人和审判人员也有义务在法庭上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并非专门的维护者,也就是说,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并非他们的专门任务。他们是行使国家控诉权和审判权的执行者,在行使这些权力的过程中同时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辩护人则不同,他的诉讼职能就是依法为被告人进行辩护,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职责。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只有辩护人才是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维护者。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与公诉人的控诉地位是相对应的,没有控诉就没有辩护。这两种诉讼职能各有不同,不能混淆。辩护人只能为被告人进行辩护,陈述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理由,而不能对被告人进行控诉。辩护律师和公诉人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都是依法履行职责,都要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承担责任,他们诉讼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案件得到正确处理。
对于审判人员来说,辩护人是一种协助与配合关系。这种协助与配合是通过辩护活动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辩护人陈述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实和理由来实现的。
综上所述,辩护人既不从属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也不从属于被告人,而是作为独立的诉讼参与人拥有自己的诉讼地位。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辩护人是专门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其职责范围明确,只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非全部权益。辩护人与公诉人、审判人员的职能不同,其诉讼地位平等,都是依法履行职责。同时,辩护人与审判人员之间存在协助与配合关系。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
行政诉讼的法律特征,包括其审理的案件性质、司法活动特点、审查目的、受案范围以及当事人的恒定性。行政诉讼是专门解决行政机关或授权组织与公民、法人等之间的行政争议,其审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存在差异。当事人双方在行政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恒定,不
特有原则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与刑事、民事诉讼特别是与民事诉讼相区别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界的一般观点,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使用本民
在公诉案件中,公诉人代表国家,以被告为追究对象,利用国家力量进行追诉,而且直接具有或经法院批准具有一定的强制处分权,被告人即使在法律形式上与公诉人处于平等地位,但其诉讼手段很难对等。自诉案件则不同,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手段对等。一个突出表现是自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