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拘役 > 拘留不通知家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拘留不通知家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时间:2024-12-13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415

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和情节

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退赃表现等,法院将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正确的罪行量刑。尽管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但如果具备以下情节之一,依然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1、多次扒窃作案的

如果犯罪分子多次进行扒窃作案,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2、以破坏性手段盗窃并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严重的

如果犯罪分子使用破坏性手段进行盗窃,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公私财产损失,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3、入户盗窃多次的

如果犯罪分子多次进行入户盗窃,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4、教唆未成年人盗窃的

如果犯罪分子教唆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5、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盗窃的

如果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6、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或者管制、监外执行期间盗窃的

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或者管制、监外执行期间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7、曾因盗窃被治安处罚3次以上或者被劳动教养2次以上,2年内又进行盗窃的

如果犯罪分子曾因盗窃被治安处罚3次以上或者被劳动教养2次以上,且在2年内再次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8、曾因盗窃被免诉、免刑后2年内,或者因盗窃受过刑罚处罚后3年内又进行盗窃的

如果犯罪分子曾因盗窃被免诉、免刑后2年内,或者因盗窃受过刑罚处罚后3年内再次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9、盗窃盲、聋、哑等残疾人、孤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财物的

如果犯罪分子盗窃盲、聋、哑等残疾人、孤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财物,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10、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如果犯罪分子因盗窃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对于盗窃公私财物,如果数额较大,或者犯罪分子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将被处以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将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

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罪中的刑事责任,介绍了在什么情况下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详细说明了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缓刑条件。文章明确了交通肇事罪的法律条款及适用条件,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法律责任。

  • 酒精含量172逃逸的法律处罚

    酒精含量达到172的驾驶者逃避法律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醉酒驾驶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和吊销驾驶证的处罚。驾驶者酒精含量达到172逃逸不仅面临刑法责任,还会被禁止终生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文章还详述了其他酒后驾驶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法律后果。

  • 取保候审与拘役的关系

    取保候审与拘役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关系和适用。取保候审不属于刑事羁押措施,不能抵押刑期,而拘役是一种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的刑罚,可用于抵押刑期。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被判处较轻刑罚、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拘役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 社会保险劳动仲裁时效:一年
  • 拘役的特征及区别
  • 监狱犯人病亡赔偿标准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