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 >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探析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探析

时间:2024-05-15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8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文件。在我国民法体系中,长期缺乏具有统率性的民法总则,导致民法体系化程度不高。《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表示,《民法通则》虽然具有支架性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对民法总则的需求。因此,《民法总则》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民法体系的空白。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区别

通则和总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法通则》不仅包含了民法总则的部分内容,还规定了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方面的规定。然而,《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其中的一些规定已经过时,而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关的内容则未能纳入其中。相比之下,《民法总则》更加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适用原则

当《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同时适用于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时,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人民法院应当选择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在诉讼时效方面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而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时效的起算

一般情况下,时效的起算应当按照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即适用行为发生时的法律。即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之前起算,适用《民法通则》;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之后起算,则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时效的计算

对于诉讼时效期间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已经届满的情况,无论是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起诉还是之后起诉,对方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时,适用《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而诉讼时效期间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起算的,一律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对于诉讼时效期间从2017年10月1日之前开始计算但在该日期尚未届满的情况,且在2017年10月1日之后起诉的,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而对于诉讼时效期间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开始计算并出现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到2017年10月1日之后恢复计算的,适用《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时效的延长

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民法总则》,对于诉讼时效的延长均作出了相同的规定,即不受影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两者在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质、效力状态、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以及受时间限制方面存在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当事人主体能力方面的有效要件,而可撤销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合同生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处

  • 何时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及其消灭的情形。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将消灭。撤销权的行使涉及合同稳定性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立法明确规定期限。超过期限,当事人将失去撤销权利,必

  •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问题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问题,对比了外国立法例如罗马法、法国法律、德国法律、日本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中的相关规定。文章指出,我国合同法在任意撤销权限制方面存在过于狭窄的问题,与法规制定的目的存在冲突。因此,有必要对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进行目的性限缩解释,

  • 民法总则人身损害赔偿时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其中,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延付或者拒付租金、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

  • 民法通则解释和婚姻法有什么联系
  • 不良资产处置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 侵权责任时效是几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