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可以延期?

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可以延期?

时间:2024-09-14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8997

  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转让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下面对这个问题的争议进行简单的分析,普遍来讲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身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具有一个重要的法律特征,即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人身权以权利主体的存在而存在,通常情况下,人身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即不得出售、赠与或继承,但企业法人、个人合伙或个体工商户的名称权除外。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作为人身权的救济权,应自然沿袭人身权专属于个人行使的这一本质特性,不得转让。

  第二中观点认为通常情况下,人身权是专属于个人的权利,不得转让,但人身请求权已不再是人身权本身,已经呈现出更多债权的性质,而债权是可以被自由处分的。另外,人身权不得转让这一论断本身也是不准确的,现实中存在着将肖像利用权部分转让给他人、将自己的生活资料提供给他人进行创作等,而法人名称权的转让则更加彻底。因此,从救济权的性质以及更好地保护受害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应允许受害人转让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样既不会损害到他人的合法利益,又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支持第二点观点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人身权的转让是有限度的。人身权的转让权不是普遍人身权的权能,而受到权利客体性质的限制。自由权、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等专属于个人的权利,绝对不得转让,即使有些权利客体可转让,也并不能改变人身权的本质属性。

  二是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人身权的延续。人身损害请求权是基于人身权这一原权受到侵害而新生的次生请求权,因原权之侵害而发生,以原权之缺损为前提。这种极强的依附性决定了救济权不能改变原权的性质,而应沿袭。

  三是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得转让符合立法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能依法请求赔偿的“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综上所述,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继承,但不可转让。

  推荐阅读:

  物上请求权的分类

  物上请求权的分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租赁房屋甲方违约的处理方式

    租赁房屋过程中,甲方违约和乙方违约的处理方式。甲方违约包括无法提供房屋、未履行维修义务或提前收回房屋等情况,需支付违约金和滞纳金;乙方违约包括未经同意转租房屋、逾期缴纳费用等行为,同样需支付违约金和滞纳金。双方都需要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确保租赁过程的顺

  • 租赁合同范本一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中详细说明了房屋地址、用途、租赁期限、租金、房屋修缮与使用、房屋的转让与转租以及乙方违约的处理规定等内容。合同确保了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甲乙双方的身份信息、房屋信息、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时间、租房押金、租赁期间的其他约定事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份数等。合同规定了一个月租金和违约金的金额,并明确了甲乙双方的各种责任和义务。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 合法的房屋转租行为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