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贸易的程序繁琐、环节复杂,合同陷阱的类型也多种多样。设陷者通常以合同和“法律”为诱饵,诱使对方上当,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合同当事人一方没有注册资本,无法提供营业证明和法人资格证明,只有个人名片(标有公司、职务、通信地址、电话等)。这些商人没有法人资格,常以东南亚、港澳台等地公司名片出现,并以中间商的身份收取佣金。
合同明确规定货物的品名、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商检等条款。实际业务中,变更合同条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陷者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1条为由,声称外贸公司不必担心没有书面合同,只要双方认同即可。实际上,书面合同在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交易纠纷中作为最重要的证据。
许多设陷者利用一些条款不完善制造陷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贸易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法律,包括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外国法或有关地区的法律,但必须是实体法规范,不得选择冲突规范和程序法规范。
当事人没有选择适用法律的,应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其他有关地区的法律。
当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律,如果适用该外国法律将损害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应适用我国法律。
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时,应由当事人提供或证明该外国法律的相关内容。
我国法院根据相关原则确定适用外国法律时,可以通过与我国缔结司法协助条约或协定的对方司法机关、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该国驻我国使领馆或中外法律专家提供的途径查明外国法律。
无法查明外国法律或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应适用我国法律。
DDU未完税交货的定义、适用范围、卖方义务和买方义务。在这种交易方式下,卖方负责将货物运送到指定目的地,但不办理进口手续或卸货,买方必须承担税费和清关手续的费用和风险。文章详细阐述了双方在各种情况下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货物交付、许可证手续、运输合同、保
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范本的撰写,包括合同对象、价格、品质、供货期等条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了解和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挑战,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多种方式和相关风险。包括授信开证、进口押汇、提货担保、出口押汇业务、打包放款、外汇票据贴现、国际保理融资业务等融资方式,以及信用风险、汇率风险、代理行风险、融资产品风险等存在的风险。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控策略,包括严
智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晓星物产香港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后,通过智得钢材有限公司与潮安文祠殷发五金制品厂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转售钢材的案情。涉及货物的运输过程中,承运船只遭遇事故沉没,导致货物损失。潮安公司为货物投保了保险,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货物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