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权要求赔偿。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要遭受到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都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如果受害的公民已经死亡,其继承人和与其有扶养关系的亲属也有权要求赔偿。这意味着即使受害人已经去世,其合法权益仍然可以由其继承人或与其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来维护。
如果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终止,其权利承受人也有权要求赔偿。这意味着即使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存在了,其权利承受人仍然可以代表其维护合法权益。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这意味着多个行政机关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共同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时,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行政机关继续行使其职权,那么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继续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立法赔偿是指国家对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立法行为是国家豁免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国家对于立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只在极少情况下承担赔偿责任。立法行为的范围包括议会制定的法律及议员在议会的行为,不包括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军事赔偿是指国家军事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违法行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在国外立法中,军事赔偿已经得到认可,一般在特别法中规定。在我国,虽然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军事赔偿,但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军队仍然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赔偿费用由部队以军费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支出,而不是由国家财政负担。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不能直接起诉的行政行为,对于其是否可以赔偿存在争议。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直接起诉,即使该行为违法,如果发生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现实后果,也要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实施。因此,可以通过起诉具体行政行为来提起赔偿诉讼,不必诉抽象行政行为。然而,对于所有影响公民权益的抽象行政行为是否都必须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才能提起赔偿诉讼,仍然存在争议。
上文是关于国家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以及国家赔偿法不赔偿的类型的相关解答。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权要求赔偿。赔偿义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被授权的组织、委托的行政机关等。同时,立法赔偿、军事赔偿和抽象行政行为赔偿是国家赔偿法不赔偿的类型。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律师服务收费的收费标准,包括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形式。政府指导价适用于代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等,市场调节价则是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服务收费可以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对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
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处理赔偿的程序。首先,提起赔偿请求的前提是确认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其次,在存在多个赔偿义务机关时,请求人有权选择向任何一个提出赔偿请求。最后,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请求后两个月内作出决定,如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或请求人对决定不服,可向上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关于刑事赔偿程序的内容。其中规定了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为第一步,若不满赔偿决定可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诉,并最后通过追偿程序保障权益。但当前规定在第二十三条存在缺陷,未明确人民法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