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网络诽谤如何维护个人权益?

网络诽谤如何维护个人权益?

时间:2024-09-1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164

网络诽谤的法律责任

网络诽谤他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并且情节严重的,将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诽谤行为的定义

诽谤是指以暴力的方式捏造虚假事实给他人生活带来影响的行为,或者是散播谣言诽谤他人的行为。诽谤行为一般属于自诉案件,即只有被害人提起诉讼后,才会得到处理。然而,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不需要被害人提起诉讼,相关机关可以主动介入并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网络诽谤行为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根据该条款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对于这种罪行,只有被害人提起诉讼后,才会得到处理,但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不需要被害人提起诉讼,相关机关可以主动介入并进行处理。

网络诽谤的举证难题

如果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了上述规定的诽谤行为,并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却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这意味着,在网络诽谤案件中,被害人可能面临证据收集的困难,因此需要依靠公安机关的协助来获取相关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服从监管,且需获得批准才能行使言论等自由权利。他们还需定期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经过批准。同时,他们在劳动中应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

  • 管制刑期的确定

    管制和拘役两种刑罚的刑期确定、计算及适用对象的特点。管制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其刑期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拘役作为刑罚,由公安机关执行,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且罪犯可每月回家与亲人团聚。拘役适用对象多为

  • 府谷县爆炸案件:私藏炸药罪的法律解读

    府谷县发生的一起由私藏炸药引发的爆炸案件。事故造成多人伤亡,现场破坏严重。律师解读了相关法律,私藏炸药罪的法律判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呼吁公众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 故意伤害罪致死是否可判死刑?

    我国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认定及判决差异。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罚可适用死刑。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对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判决存在差异。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是伤害行为的非法性,伤害程度分为轻伤、

  •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种类
  • 管制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 被判管制时的活动禁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