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免责事由 > 揭示重大误解的合同背后真相

揭示重大误解的合同背后真相

时间:2024-02-1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272

重大误解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合同当事人所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是当事人为意思表示时所不知或者误认为所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由于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才可以撤销。重大误解的构成条件包括当事人已经有了意思表示行为,表示行为与当事人真实意思不一致,表示行为与真实意思不一致是由于当事人不知或者误认导致的,当事人的不知或者误认是由于他自己的原因所致。

重大误解的概念

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时,对合同主要内容等有关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会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失,或者根本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可以是一方当事人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误解往往是当事人对合同主要内容的认识发生错误而产生的。当事人发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信息,也可能是缺乏必要的交易能力或经验等。

重大误解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和欺诈有所区别。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其优势或对方无经验、轻率等而与对方订立合同,导致合同的后果极不平衡。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区别在于,重大误解是由误解一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显失公平是因为一方利用对方无经验和轻率而导致的。欺诈是指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意思,导致对方发生错误认识。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在于,重大误解是由误解一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而欺诈是对方故意欺骗导致的。

重大误解与合同不成立

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发生重大误解时,意味着已经就合同达成了形式上的合意,而实质上并无真正的合意。在判断重大误解的合同是否已经成立时,应以当事人外部表现的合意为标准。一旦当事人在表面上形成了合意,即应认为合同已经成立,同时当事人应当受到合同拘束。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法律允许误解一方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以维护其利益。

重大误解的构成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包括:表意人因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对合同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可能对误解人造成较大损失。重大误解可以包括对合同性质、对对方当事人、对标的物质量、对标的物品种和规格、对价款或报酬等的误解。具体确定重大误解要根据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因素来确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迫签订有欺诈性的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中国法律对于欺诈性合同的撤销问题。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因重大误解或不公平订立的合同,尤其是通过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撤销权的消灭情况,以及在合同纠纷中如何保存证据和举证责任。

  •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的法律诉讼程序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 免责条款的规制方式

    免责条款的规制方式。首先介绍了免责条款的概念和存在的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免责条款的法律规制方式,包括立法限制和司法控制两个方面。文章指出,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平衡企业合理权益,建立科学公正的规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强调,合理规制

  • 已经签订的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责任的承担

    合同中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中,主要是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和政府行为三大类。而约定免责事由则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但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 产品安装免责条款的撰写
  • 合作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 贵医附院护士站发生病人家属打砸事件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