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规定及程序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规定及程序分析

时间:2024-03-26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542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案件一审判决

案件背景

2006年6月某日,被告人张某驾驶机动车在津围公路因超速行驶,与同样违规驾驶二轮摩托车的王某相撞,致王某当场死亡。之后,张某逃逸两年,2009年被警方网上追逃归案。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审判决

天津市某区人民法院对张某交通肇事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具有“肇事后逃逸”的情节,但鉴于其能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并自愿认罪悔罪,且被害人也具有一定过错,因此予以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律师介入

本案后由天津行通律师事务所王秀杰律师接受张某家属委托。王律师及时会见被告人,并联系死者家属积极商谈赔偿事宜。在预审阶段,死者家属要求被告人赔偿十万元。考虑到被告人家境困难,王律师建议将赔偿事宜交由法院调解。

调解达成赔偿协议

该案起诉到法院阶段,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经过几轮艰苦谈判,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张某赔偿死者家属六万元人民币和肇事车辆,死者家属申请法院从轻处罚被告人。该赔偿方案兼顾了被告人的赔偿能力和死者家属的损失。

辩护思路及最终判决

庭审中,王律师的辩护思路是:被告人真心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以及被害人亦有过错,所以对被告人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建议对其判处缓刑。最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被告人终获从轻处罚,被判缓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肇事逃逸犯罪取保候审的合法条件与程序

      对于交通事故来说,可能会存在一个肇事逃逸的可能,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被公安机关抓获的话,往往会有相应的处罚,那么在这个期间,如果想要申请取保候审的话,取保候审的条件是怎样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肇事逃逸取保候审条件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

  •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责任认定的专业解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

  •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94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笔者认为成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要件:。由于巨大噪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事人确不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而

  • 交通逃逸事故如何结案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肇事逃逸后交警一般在三个月内要结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七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

  • 简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认定书有什么区别
  • 交警不出责任认定书怎么办
  • 交通事故鉴定时间的期限是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