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 >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规定及程序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规定及程序分析

时间:2024-03-26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542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案件一审判决

案件背景

2006年6月某日,被告人张某驾驶机动车在津围公路因超速行驶,与同样违规驾驶二轮摩托车的王某相撞,致王某当场死亡。之后,张某逃逸两年,2009年被警方网上追逃归案。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审判决

天津市某区人民法院对张某交通肇事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具有“肇事后逃逸”的情节,但鉴于其能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并自愿认罪悔罪,且被害人也具有一定过错,因此予以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律师介入

本案后由天津行通律师事务所王秀杰律师接受张某家属委托。王律师及时会见被告人,并联系死者家属积极商谈赔偿事宜。在预审阶段,死者家属要求被告人赔偿十万元。考虑到被告人家境困难,王律师建议将赔偿事宜交由法院调解。

调解达成赔偿协议

该案起诉到法院阶段,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经过几轮艰苦谈判,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张某赔偿死者家属六万元人民币和肇事车辆,死者家属申请法院从轻处罚被告人。该赔偿方案兼顾了被告人的赔偿能力和死者家属的损失。

辩护思路及最终判决

庭审中,王律师的辩护思路是:被告人真心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以及被害人亦有过错,所以对被告人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建议对其判处缓刑。最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被告人终获从轻处罚,被判缓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引发流产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

    车祸引发流产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通常只有在受害者构成残疾或死亡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和车祸财产损失的赔偿方式,包括修复、折价赔偿、牲畜受伤的赔偿和实物赔偿等。

  •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方式,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形式的抚慰金。对于不同情况,法院会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后果等因素判决赔偿数额。特殊人群即使受伤未构成残疾,也可能获得精神损害抚慰金。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若具有特定纪念意义,也

  • 勘查交通肇事逃逸现场的一般程序

    交通肇事逃逸现场勘查的一般程序。包括撤离现场、快速处置、现场勘查、签名确认、扣留相关证件以及预约事故处理时间等环节。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确保及时、全面、准确。事后展开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汽车肇事司机不接电话怎么调解

    当事人可以凭交通责任认定书,以及损失清单等资料去法院起诉对方车主和保险公司。起诉、宣判后再不给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即可。此外,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第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

  •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后是否立即拘留
  • 简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认定书有什么区别
  • 制作事故责任书的期限为多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