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应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2. 复核申请应明确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3.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一) 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二)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三)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1. 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2.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3.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4. 发生死亡事故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但涉及保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以记录。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包括管辖权争议、事后报警证据提交、检验鉴定、尸体处理、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责任复核、事故调解、事故诉讼以及上诉案件的详细流程及时效规定。全文涉及多个环节,旨在保障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中纠错机制的缺失问题。由于制度未提供救济途径,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获得救济。法院纠错能力有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难以证明认定书的错误。此外,由于缺乏行政复议和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错几率增加,易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