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海关法》的规定,海关缉私部门负责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刑法》第151、152、153、154、155条以及第347条规定的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固体废物罪和走私毒品罪等案件。
2、处理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及其他方便的案件。
3、处理海关其他部门、地方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和烟草专卖等行政执法部门查获并移交的走私犯罪案件。
4、处理武装掩护走私以及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案件。
1、根据《海关法》第82、83、84、85、86条的规定,海关缉私部门负责调查和行政处罚不构成走私罪的走私行为,以及违反海关规定的行为等案件。
2、处理涉嫌走私犯罪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或者构成犯罪但免予刑事处罚的案件,或者构成犯罪但不起诉的案件,需要海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
3、处理地方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和烟草专卖等行政执法机关查获并移送海关处理的走私、违规等行政违法案件。
4、处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予以行政处理的其他违法案件。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及其条件。指定管辖发生在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管辖问题存在纠纷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机关确定由谁管辖。管辖争议源于行政机关职责不清,社会生活、公共事务的管理交叉,权责不明确。在行政处罚实践中,因法律、法规规定存在
逃避海关关税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具体视逃避税款的数额大小而定。扣缴义务人若采取同样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也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于多次违法行
行政处罚的定义、特点以及适用程序。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或组织进行的行政制裁。简易程序适用于轻微处罚,而一般程序则是针对较重或情节复杂的案件。在紧急状态下,行政机关需要根据紧急程度并遵循比例原则决定是否进行听证程序。
正常报关是否构成走私行为的问题。文章明确指出违反海关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等行为被视为走私行为。同时列举了走私行为的具体情形和处罚规定。正常报关并未逃避海关监管和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不属于走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