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一:朱某,男性,1932年2月18日出生,汉族,住址:**市九龙坡区草街镇麻柳村7组**号。
原告二:朱某某,女性,1963年5月6日出生,汉族,住址:**市南岸区草街镇古圣村4组**号。
被告一:**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碚总站,住所地:北碚区碚峡路**号,法定代表人:潘*琼,联系电话:********。
被告二:**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市渝中区临江路60号,法定代表人:曾*,联系电话:********。
被告三:**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住所地:**合川市书院路187号,法定代表人:陆*明,联系电话:********。
被告四:**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九龙坡区石杨村**号,法定代表人:杨祖泽,联系电话:********。
一、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赔偿费及其他合理费用共计205042.5元;
二、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原告朱某为本案受害人薛某某之夫,原告朱某某为受害人薛某某之子,属于受害人薛某某的近亲属。
2007年9月5日8时,被告**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合川分公司的驾驶员贺某驾驶渝C19240号大型普通客车运载乘客至北碚区渝运集团北碚总站。该车乘客薛某某下车后从车辆行李箱取出行李时,被被告**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碚总站的驾驶员甘某某驾驶的渝B71325力帆客车碾压,导致薛某某当场死亡。
根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北碚区支队公交(2007)第00285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渝B71325车辆行驶证登记车主为"渝运集团北碚总站",其驾驶员甘某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渝C19240车辆行驶证登记车主为"合川分公司",其驾驶员贺某承担事故次要责任;死者薛某某不承担事故责任。
死者薛某某生于1939年9月23日,于2007年9月5日死亡时已满67周岁(未满68周岁),户籍所在地**合川市草街镇麻柳村7组**号,自2001年起至死亡前止,一直居住在北碚主城区碚峡路……号,并在北碚主城集贸市场务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被告对本案死者应承担以下民事责任:
1. 死亡赔偿金:根据死者自2001年起一直居住在城市和在城市务工的事实,死者应享受城市居民待遇。计算方法: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暂按2006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实际年龄-60)]=11570元×[20-(67-60)],共计150410元。
2. 丧葬费:计算方法: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6=19215元÷12月×6月,共计9607.5元。
3.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算方法:上一年度(暂按2006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2205×5,共计11025元。死者的丈夫朱德*在薛某某死亡时已届满75岁,此前依靠死者薛某某扶养,居住生活在农村。
4. 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死者因交通事故死亡,给各位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损害和打击。根据中国国情和相关规定,提出此赔偿数额。
5. 原告等处理受害人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2000元。此费用系原告合理支出,请求合议庭酌定。
以上各项合计223042.5元。扣除被告"渝运集团北碚总站"已支付的费用18000元,尚应支付205042.5元。
被告"合川分公司"是被告**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被告"渝运集团北碚总站"是被告**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分支机构。
根据《公司法》第14条规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根据《民法通则》第43条和第106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其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因过错侵害他人人身时应承担民事责任。故对本案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驾驶员的民事责任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各被告应根据法律规定和责任认定,承担其过错民事责任。
特依照法律规定提出诉讼,盼依法判决满足诉讼请求。
此致
**市北碚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年 月 日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合法性以及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公开庭审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助推司法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接受监督。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宪法》等。公开审判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增强司法公正和提高办案质量。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