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的范围是指法律或判例所规定的国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各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历程中,普遍遵循着国家赔偿责任范围不断扩大、豁免范围相应缩小的规律。
英国在19世纪以前享有完全豁免权,但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豁免范围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最终于1947年确立了国家赔偿责任。美国国家赔偿责任的形成也是通过逐步扬弃豁免原则实现的。德国于1910年公布的《公职责任法》标志着其国家赔偿制度的建立。比利时最早认为国家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享有赔偿责任豁免,但在1920年的最高上诉法院判决中,保护个人主体权利的宪法规定高于三权分立理论,豁免原则也随之失去市场。
法国国家赔偿范围从行政职能领域开始,逐步拓宽到立法职能领域和司法职能领域。在法律没有禁止赔偿的情况下,法国行政法院根据公共负担平等原则判决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国家赔偿范围包括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大部分。行政赔偿部分涵盖了行政诉讼和部分民事诉讼中发生的侵权行为的赔偿。司法赔偿部分包括刑事赔偿。
立法赔偿是指国家对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立法行为的范围包括议会制定的法律及议员在议会的行为,不包括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规则的行为。目前,很少有国家承认立法赔偿。
军事赔偿是指国家军事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目前,军事赔偿在国外立法中得到认可,而我国军事赔偿由军队自行负担。
国家赔偿法中责任主体的相关规定。国家是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执行职务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国家作为责任主体需要全面承担赔偿责任,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自由想像与界限的关系,指出界限为自由想像规定
国家赔偿法的相关细节和规定,重点探讨了国家赔偿金的支付机构及相关规定,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以及赔偿责任的原则与范围,同时明确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追偿权利,对于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限制和保护民众权益做出了详尽阐述。国家赔偿金支付机构负责处理国家赔偿支出的
国家赔偿程序的构成,包括依法确认、先行处理、复议、赔偿诉讼或决定程序等部分。其中,确认程序是当事人获得赔偿的障碍,存在程序不科学、机关逃避责任等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变迁史以及修改修订过程。
看守所行为是否违法导致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看守所非法侵犯人犯权益将承担司法赔偿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收押人犯的程序、健康检查要求、物品检查规定、权利告知义务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规定了不同情况下机关的赔偿义务及人犯的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