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报关商检 > 我国所制定的海关法的内容有哪些

我国所制定的海关法的内容有哪些

时间:2025-01-17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15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各个国家蔓延开来,随即各个国家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大圈子里,以此来带动各国的经济发展,加速各国之间的往来,当然,我们国家也是在全球化经济的这个圈子里。那么我国所制定的海关法的内容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第一条:法律目的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加强海关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海关的职责和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以下简称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以下简称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第三条:海关总署的设立和职责

国务院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海关。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向海关总署负责。

第四条: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

国家在海关总署设立专门侦查走私犯罪的公安机构,配备专职缉私警察,负责对其管辖的走私犯罪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履行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职责,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理。

第五条:联合缉私和统一处理

国家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海关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查缉走私工作。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查获的走私案件,应当移送海关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地方公安机关依据案件管辖分工和法定程序办理。

第六条:海关的权力

海关可以行使以下权力:

(一)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查验进出境货物、物品;对违反本法或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扣留。

(二)查阅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问违反本法或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嫌疑人,调查其违法行为。

(三)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对其中与违反本法或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牵连的,可以扣留。

(四)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可以扣留;对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五)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海关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除公民住处以外的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进行检查,有关当事人应当到场;当事人未到场的,在有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径行检查;对其中有证据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可以扣留。

(六)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

(七)海关为履行职责,可以配备武器。海关工作人员佩戴和使用武器的规则,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行使的其他权力。

第七条:不得干预海关执法活动

各地方、各部门应当支持海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得非法干预海关的执法活动。

第八条:进出境的规定

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经过未设立海关的地点临时进境或者出境的,必须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并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海关手续。

第九条:报关手续

进出口货物,除另有规定的外,可以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海关准予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办理报关纳税手续。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第十条:报关企业的责任

报关企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手续的,应当向海关提交由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遵守本法对委托人的各项规定。报关企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办理报关手续的,应当承担与收发货人相同的法律责任。委托人委托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的,应当向报关企业提供所委托报关事项的真实情况;报关企业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报关手续的,应当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合理审查。

第十一条:登记和报关业务

进出境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必须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未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不得从事报关业务。报关企业和报关人员不得非法代理他人报关,或者超出其业务范围进行报关活动。

第十二条:对海关执法活动的配合

海关依法执行职务,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海关执行职务受到暴力抗拒时,执行有关任务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三条:举报制度

海关建立对违反本法规定逃避海关监管行为的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进行举报。海关对举报或者协助查获违反本法案件的有功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海关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法律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于1987年1月22日开始施行。2000年7月8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行了修改,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6月29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行了修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关于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隧道施工安全九项规定。包括确保施工单位证照齐全、按标准规范设计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工序和现场管理、落实地质探测预报规定、监控有毒有害气体、控制作业人数和实施机械化作业、设置逃生通道、严格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以及制定应急预案和配备救援装备等。要求各部门和企

  •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部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部门及耕地的保护规定。国家建立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制度,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国家严格控制将耕地转为非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要求开垦与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如果耕地总量减少,国务院将

  • 医疗事故再鉴定的时限是多久?

    医疗事故再鉴定的时限问题。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条例》,当事人有权利申请再次鉴定,期限是收到鉴定结论后的15天内。再次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首次鉴定存在缺陷,否则法院不应随意委托。为确保争议及时解决,鉴定周期必须严格限定。

  • 专利行政复议的定义

    专利行政复议的相关内容。专利行政复议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的争议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申请复议需满足条件:主观认为权益受侵犯,并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15日内提出。复议由申请人启动,不能由国务院专利

  • 铁路拆迁补偿
  • 专利申请答复期限是多长时间?
  • 城管合同工是否具有行政执法权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