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 遭遇买假食品,如何主张赔偿权益

遭遇买假食品,如何主张赔偿权益

时间:2024-09-12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2177

买到假冒食品的赔偿问题

一、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赔偿

1.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可以提出赔偿申请,赔偿金额应基于所造成的损失。如果涉及食品,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购买价格。

2.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单位,可以受到工商部门的行政处罚,并要求销毁产品。

3. 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金额较大的情况,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构成“生产销售假冒商品罪”。

二、处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合同

1.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以及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行为,违反了合同。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是指那些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具有毒副作用或技术明显落后的产品,相关行政部门根据行政职能,通过发布行政文件的形式宣布禁止生产、销售。失效、变质产品是指失去原有效力和作用,发生本质性变化,失去应有价值的产品。

2. 伪造产品产地的行为是指在甲地生产产品,但在产品标识上标注乙地的地名,涉及质量欺诈。

3. 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行为是指非法标注他人厂名、厂址标识,或在产品上编造、捏造不真实的生产厂名和厂址,或擅自使用他人的生产厂名和厂址。

4. 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行为是指在产品、标签、包装上,非法制作、捏造或非法标注质量标识,或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质量标志。质量标识包括政府认可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志、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外认证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免检标识等。

5.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是指生产、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伪造成分,进行质量欺诈。其结果导致产品中有关物质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要求。

6. 以假充真的行为是指以该产品冒充其他具有不同特征和特性的产品,或冒充同一类产品中具有特定质量特征和特性的产品的欺诈行为。

7. 以次充好的行为是指以低档次、低等级产品冒充高档次、高等级产品,或以旧产品冒充新产品的违法行为。

8.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是指以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是指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产品。

法律依据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如果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消费者可以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如果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如果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患者在购买药品中的消费者投诉权利

    患者购买药品时的消费者投诉权利。根据相关法律,患者若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依法投诉。解决途径包括与经营者协商、请求调解、向行政部门投诉、仲裁或诉讼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监督检查药品相关事项,并需保密被检查人的秘密。消费者投诉时,需提交基本情况、投

  • 河北省出台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办法

    河北省出台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办法的重要性。针对保健食品广告虚假宣传问题,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该办法,要求所有在河北省内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必须经过审查。该办法的出台有助于净化广告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加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心,并推动保健食

  • 消费者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消费者对餐饮企业食品加工和服务环节的担忧。作者强调了只有保障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提出加强对餐饮企业食品加工和服务环节的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建议。文章通过个人经历和观点阐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呼吁社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 《产品质量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 时事回顾:成都海*王食品有限公司因销售九批次不合格产品被罚款40多万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