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 遭遇买假食品,如何主张赔偿权益

遭遇买假食品,如何主张赔偿权益

时间:2024-09-12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2177

买到假冒食品的赔偿问题

一、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赔偿

1.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可以提出赔偿申请,赔偿金额应基于所造成的损失。如果涉及食品,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购买价格。

2.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单位,可以受到工商部门的行政处罚,并要求销毁产品。

3. 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金额较大的情况,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构成“生产销售假冒商品罪”。

二、处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合同

1.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以及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行为,违反了合同。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是指那些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具有毒副作用或技术明显落后的产品,相关行政部门根据行政职能,通过发布行政文件的形式宣布禁止生产、销售。失效、变质产品是指失去原有效力和作用,发生本质性变化,失去应有价值的产品。

2. 伪造产品产地的行为是指在甲地生产产品,但在产品标识上标注乙地的地名,涉及质量欺诈。

3. 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行为是指非法标注他人厂名、厂址标识,或在产品上编造、捏造不真实的生产厂名和厂址,或擅自使用他人的生产厂名和厂址。

4. 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行为是指在产品、标签、包装上,非法制作、捏造或非法标注质量标识,或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质量标志。质量标识包括政府认可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志、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外认证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免检标识等。

5.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是指生产、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伪造成分,进行质量欺诈。其结果导致产品中有关物质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要求。

6. 以假充真的行为是指以该产品冒充其他具有不同特征和特性的产品,或冒充同一类产品中具有特定质量特征和特性的产品的欺诈行为。

7. 以次充好的行为是指以低档次、低等级产品冒充高档次、高等级产品,或以旧产品冒充新产品的违法行为。

8.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是指以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是指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产品。

法律依据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如果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消费者可以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如果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如果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苹-果手机自燃问题的法律解释

    苹-果手机自燃问题的背景及法律解释。最近上海市有消费者反映苹果手机发生自燃,苹-果虽更换新机但未解释原因。同时,新一代iPhone存在摄像头附近电流声问题。根据法律人士观点,苹-果有义务召回并研究解决问题,否则损害消费者权益并影响品牌形象。消费者享有

  • 产品缺陷与赔偿责任

    产品缺陷与赔偿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我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存在缺陷但未造成损害时,消费者无需赔偿但可以退货;如果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侵害人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方式包括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

  • 产品缺陷销售者的举证责任

    产品缺陷销售者的举证责任,介绍了生产者严格责任的含义和例外情况,阐述了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包括消费者期待标准、成本效益分析标准、生产者特定的产品标准和法定标准等。销售者如果因过错导致产品缺陷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但能证明自身无过错则可免责。同时,

  • 快递纠纷解决办法

    快递纠纷的解决办法,包括服务时限、快递延误、货物毁损和丢失等方面的规定。对于不同情况,文章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投诉、协商、报警等。文章还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和相关的法律依据。

  • 食品安全问题惩罚性赔偿是合理的吗?
  • 吃外卖食物中毒如何找商家赔偿
  • 在外就餐食物中毒应该找哪个部门投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