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管理者如何应对辞职员工的挑战

管理者如何应对辞职员工的挑战

时间:2024-07-0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2982

如何应对员工离职的问题

背景

某制药企业的老总陈先生,最近为员工跳槽之事闹得血压升高,时不时住院治疗。这些天,只要谁跟他提起员工辞职或跳槽的事儿,他就会烦躁不安。对陈先生而言,公司走一两个人应该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可问题是这些飞走或正待飞走的都是些骨干员工,他们或身居要职,或掌握着业务网络与客户关系,一旦离开,企业的正常运营就会受影响。

问题的严重性

让陈先生没想到的是,“拖”的办法却将问题“拖”得更严重了:有的员工干脆自动离职,一走了之;有的员工成天找他吵闹,要求办手续。接下来就是公司管理“一团糟”:有的客户不知不觉流失了,有的业务往来账目没人接了,有的合同到期没人理会,更有甚者,一些在职员工也蠢蠢欲动。眼看好端端的企业就要被员工辞职、跳槽搅得“一团糟”,陈先生只有着急上火的份,他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些辞职者。

如何应对员工离职的问题

量体裁衣,根据离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

根据人才离职的原因,聪明的管理者会采取不同的对策与措施。对待追求高薪酬者,要与之进行真诚的沟通,力求通过薪资谈判留住人才。对寻求组织前途和环境者,虽难留住但也要设法把他对企业的建议留下来。对因厌恶企业文化而跳槽者,须弄清楚本公司的文化缺陷在哪里。对负气离开者,要争取些时间,去做解释与沟通的工作。对外力推动者,比如上班家远、太太反对等,要争取设法改变其外在环境。对试探离开者,要让其明确组织对他的评价,尤其是组织所做的360度评估。对自寻烦恼者,要充分肯定其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必要时为其调换工作岗位。

保护商秘,制度约束

一个项目或工程还在节骨眼上,得力助手的一纸辞呈就递到你的案头。这时,不管你心态如何,都必须首先保证项目或工程不受影响,考虑如何才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有的企业靠签订《保密协议》的办法,约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半拉子”项目或工程的发生。北京一家医药企业曾在《保密协议》中约定:1.甲方(企业)在终止、解除乙方(员工)劳动合同前6个月时,有权根据乙方涉密情况的不同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2.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个月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甲方有权根据乙方涉密情况的不同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同时,甲方还根据权利对等的原则约定严格的违约处罚措施。

明察秋毫,防患未然

什么样的员工有离职倾向呢:平时出勤一向不错,最近却在频繁请假者;对工作热情明显减少,和以往比,工作劲头和工作效益大打折扣者;开始整理私人物品和文件、陆续用手提袋将自己的东西分批拿回家者。和周围人的关系突然有了变化者。比如,由喜欢传闲话、打小报告到开始“自律”;曾有的热情减退,曾有的好心被收起。诸如此类均可说明,此人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应严加注意预防此人在业务、债务方面造成什么遗留问题。

化“敌”为友,好聚好散

对执意要走、留也无益者,就索性给对方一把“梯子”。一定要让人才走得开心,成为朋友。即便成不了朋友,也不能让其成为敌人。要消除对方的不满情绪,避免双方有更大的伤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问题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及公司集资诈骗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公司集资诈骗行为的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其中,处罚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此外,文章还介

  • 员工请假去表白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理由

    员工请假去表白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理由。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请假表白不属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但领导态度和管理方法需考虑,过于教条主义不可取,应更人性化。同时,企业管理者在法治和人治之间需巧妙结合,以更好地管理员工和留住人才。

  •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 如何预防表见代理的发生
  • 一、违规操作工伤认定争议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