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死刑核准权归最高法院,只是死刑复核程序改革的起点,而非终点。这一改革解决了死刑复核权的行使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十分重要,但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如何加强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进一步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因此,本文认为,在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后,首先需要改革目前死刑复核的审理形式,以实现程序正义。筆者主张死刑复核一律采取开庭审理的方式,使控、辩、审三方同时参与到程序中来。
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外,死刑复核应当公开审理,并考虑是否设立听证环节,以强化公众监督。通过阳光审判,让公众成为最好的防腐剂,真正实现死刑的社会公正。
将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法院,这只是死刑复核程序改革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它仅仅解决了死刑复核权由谁行使的问题,这个问题固然重要,但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如何加强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进一步完善死刑复核的程序,则更加任重而道远。
因此,管见以为,在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后,首先需要改革目前死刑复核的审理形式,实现程序正义。笔者主张死刑复核一律采取开庭审理的方式,控、辩、审三方同时参与到程序中来。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外,死刑复核都应当公开审理,同时考虑是否设立听证环节,强化公众监督,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真正实现死刑的社会公正。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别审判程序,旨在确保死刑的适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程序包括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等环节,具体实施中根据案件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
死刑复核程序与第二审程序合并的问题,指出这种实践违反了法律程序,易导致错杀和地方保护主义。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所有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并设立独立的死刑复核庭,由最高人民法院垂直领导。这样可以确保死刑在全国范围内正确适用,统一死刑适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