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数额的大小对于产品责任案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直接关系到受害者是否能够充分获得损害赔偿。其次,它也关系到对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威慑力。这对于积极、主动地防止产品侵权再次发生至关重要。
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对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数额没有设限制。实际上,产品责任案件的赔偿额往往非常高。法院经常判处高额赔偿金,例如在1981年的"格林萧诉福特汽车公司"案中,陪审团判决被告蓄意销售危险汽车,作出了1.2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决议。尽管后来加州的法庭将惩罚性赔偿金减为350万美元,但仍然可以看出美国的产品责任赔偿数额相当高,对于一些生产者和产品责任人来说难以承担。
为了避免产品责任诉讼中出现高额赔偿金带来的问题,许多国家开始规定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例如,德国的《产品责任法》规定,因人身伤害引起的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为1亿6000万德国马克。欧共体的《产品责任指令》允许各成员国对同一种类、同一缺陷导致的死亡或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额设定限额,但最多不得超过7000万欧洲货币单位。
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并未对赔偿限额作出规定。有学者认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产品责任案件的赔偿数额过低,既无法保障受害者的权益,也无法对加害者进行惩罚。因此,有必要对赔偿数额进行最高限制。笔者认同这种观点。
尽管第一种观点充分考虑了受害者的权益,但我们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因此,对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案件的赔偿数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仅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例,1997年的"贾国宇案"提出的65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现在已经不算高。现在,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赔偿要求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应该避免走上美国产品责任诉讼中高额赔偿金所带来的问题的道路。我们应该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关系,为推动企业进步、维护人民利益制定产品责任诉讼的最高赔偿限额。
如果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超过限额规定,建议国家建立官方赔偿基金会。该基金会可以向相关生产者和制造商收取一定的会费,会费的数额和比例可以根据一定的基本条件制定。超过限额的部分可以由国家设立的基金会承担,以达到最终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的目的。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7条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一定要求。如果产品标识不符合规定,相关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对于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还可以没收违法所得。
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 难获得双倍赔偿的原因
- 国外产品责任法概述
火灾后的财产评估标准及相关流程。双方可通过协商确定赔偿金额,并提供具体物品及金额证据。如无法提供证据,可委托物价部门进行估价。消防部门有权调查火灾原因并核定损失,制作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具有法律效力,是提起民事诉讼的前提条件。受灾方应要求消防部门认定火灾
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以及工伤与雇工损害赔偿之间的区别。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不同:主体的不同、构成条件的不同、确定损害程度的途径的不同以及请求赔偿的时效的不同。其中,工伤赔偿主体限定,必须有劳动关系;而雇佣损害赔偿主体广泛,依据雇佣关系。两者在认定工伤和雇
轻伤的法律定义、分类、赔偿责任、量刑标准以及人身伤害犯罪等相关内容。轻伤指未达到重伤程度但造成一定损害的伤势,分为轻伤一级和二级。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等。在刑法中,轻伤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此外,还介绍了人身伤害犯罪的概念和误杀与过失致
计算财产损害赔偿的注意事项。遵循全部赔偿原则,应客观确定损害赔偿责任范围,包括直接和间接损失,同时确保赔偿合理损失,实行损益相抵。在制定侵权责任法时,需考虑适用预期利益损失规则。注意个人财产保护,法律将追究财产侵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