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 > 车祸赔偿后诉保险公司要求理赔的法律程序

车祸赔偿后诉保险公司要求理赔的法律程序

时间:2025-03-2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8714
发生车祸之后受害者会要是肇事者进行理赔,肇事者想起自己有购买车险,于是就会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但又担心保险公司不受理自己的理赔申请,要得到赔偿不容易。那么,车祸赔偿后诉保险公司要求理赔吗?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一、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程序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二、车祸赔偿标准

车祸赔偿标准包括以下项目:

(1) 医药费:根据医院诊断证明和正规医疗发票确定数额,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整形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2) 营养费:根据医生开具的营养需求诊断证明和相关费用支出证明确定数额,是指为辅助治疗身体疾病或加速康复而购买的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3) 误工费、护理费:根据受害人或护理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无法证明平均收入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位的平均工资计算。

(4) 交通食宿费:根据就医、陪护或转院治疗等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应根据实际支出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计算。

(5) 伤残赔偿金:根据法医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受害人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生活支出或收入标准为基础计算,按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6)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7) 财产损失:根据受损财产的实际损失为限,包括物品的维修费、贬损费等,应提供购买物品的发票、合同、收据等来证明受损物品的价值,无法确定价值的可以申请鉴定。

车祸保险理赔流程及程序

一、报案

在车祸发生后,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理赔部门报案,填写《业务出险登记表》。

二、查勘定损

保险公司内勤根据报案情况,要求客户提供相关单证,进行现场查勘和检验工作。如果受损标的在外地,可以委托当地保险公司完成查勘工作。

三、签收审核索赔单证

保险公司内勤人员审核客户提交的赔案索赔单证,对手续不完备的要求客户补交相应单证,对单证齐全的赔案进行签收并交还被保险人。

四、理算复核

核赔科审核赔案资料,对单证齐全的赔案进行理算,并进行复核。

五、审批

产险部权限内的赔案由主管理赔的经理进行审批,超产险部权限的赔案逐级上报。

六、赔付结案

核赔科经办人将已完成审批手续的赔案编号,将赔款收据和计算书交给财务部门划款。财务部门确认赔付后,将赔款收据和计算书归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租车出车祸责任的承担

    租车出车祸时责任的承担问题。根据交通部门和保险公司的认定,赔偿金额不足的部分由车辆使用人承担。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机动车所有人若对损害发生有过错,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主体责任认定中,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若知道或应当知道

  • 处理车祸事故中的赔偿问题

    处理车祸事故中的赔偿问题。事故发生后应在现场拍照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险,联系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人解决理赔问题。车险报险规定包括单车事故和双车事故的处理时限和流程。涉及人员受伤的事故必须先报警再报保险。若无证据或证明,只能按单车事故自行报险。

  • 消费者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 车祸受害人是否可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
  • 车祸中负主责保险赔偿金额
  • 公司股权变更怎么办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