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法律责任与判决书

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法律责任与判决书

时间:2024-06-06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6010

  某市工商局由于原办公楼过于破旧、狭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决定建一座新的办公楼。工程立项后,有三家本地的建筑公司提出承建办公大楼。正在工商局为把工程承包给谁举棋不定时,市郊一农民建筑队也向工商局提出承建要求,并提出比上述三家公司低的承建条件。这家农民建筑队没有建筑等级资格,施工条件也比上述三家企业差很多。但王某为了省钱,不听其他领导的建议,擅自将工程承包给了这个农民建筑队。办公大楼建成后,楼体倾斜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经过市技术监督局检验,属于不合格建筑。后楼房因墙体上出现多处裂口,被认定为不适合办公。法院认为,王某已构成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官僚主义通常表现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一般认为,官僚主义是滥用职权犯罪的温床,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往往会给滥用职权戴上一顶官僚主义的帽子,予以掩盖,从而使滥用职权的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危害后果的程度不同,即是否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2006年7月26日公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中规定,如果涉嫌出现“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等九种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新闻链接:

  1月9日,北京市检察机关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统一将全市三级检察院的渎职侵权检察机构,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通过此次更名把反渎职侵权工作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更加有利于加大惩治与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力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7月26日公布实施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规定,检察机关管辖42个渎职侵权罪名,其中属于渎职犯罪案件共35个罪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共7个罪名。

  近期,检察官将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为读者解读渎职侵权犯罪,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性,以及渎职侵权犯罪与官僚主义、工作失误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商检失职罪是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构成商检失职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应尽职责,实施了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只有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才构成犯罪。

《刑法》有关商检失职罪的条文规定:第四百一十二条 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因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依法进出口商品不能进口或者出口,导致合同、订单被取消,或者外商向我方索赔或影响我方向外商索赔,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万元以上的;2、因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不合格商品进口或者出口,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3、三次以上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严重影响国家对外经贸关系或者国家声誉的。

重特大案件立案标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规定,(一)重大案件: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2、五次以上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的。(二)特大案件: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的;2、七次以上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滥用职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滥用职权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而是属于结果犯,涉及滥用职权罪与渎职罪中的罪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于滥用职权行为导致的重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应依法认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出了具体的认定标准。

  •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渎职罪的定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 渎职罪20万判刑吗

    渎职罪中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犯罪,特别是导致公共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导致他人死亡的情节。狭义上,此类犯罪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广义上还包括多种类型,如徇私舞弊型、滥用职权型和玩忽职守型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国家机关运作,也给国家和人

  • 渎职罪金额怎么量刑

    渎职罪的量刑问题。渎职罪的量刑不仅考虑贪污金额,还包括犯罪细节、结果、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保证量刑公平合法。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法官会综合考虑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公正判决。

  • 失职渎职罪怎么判
  •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是什么
  • 滥用职权罪案件性质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