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款人向银行提交托收单据。
2. 银行将托收单据发送给国外代收行委托收款。
3. 国外代收行向付款人提示票据,付款人按票面金额付款。
4. 国外代收行将托收款项付至银行,银行向收款人解付。
客户在收到国外清算票据后,可以委托银行进行外托收。根据票据的种类、币种、金额、付款地区和收款人信用状况,可以选择立即贷记或收妥贷记的托收方式。
1. "立即贷记"方式收汇快、费用低,但存在退票风险。对于过期或未到期的票据、曾遭拒付的票据、票面有更改或损坏的票据以及没有磁性油墨的票据等情况,不适合采用此方式托收。
2. "收妥贷记"方式安全稳定,但收汇时间长,费用较高。小额票据不宜采用此方式收款。
1. 托收人本人应持有效身份证件,票据正本(票据抬头人应为委托人本人),填写光票托收申请书。如果是代办,代办人除了提供委托人本人的有效证件、委托人票据正本外,还需提供代办人证件,并填写光票托收申请书。银行核验委托人和代办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无误后,视为委托人授权代办人代办托收业务,并且该授权有效。
2. 对于未曾受理过或金额较大的金融单据,银行需要向金融单据开立人查询有关付款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受理托收申请。相关查询费用由您承担。
3. 票据背书应与票据抬头人一致,不可使用私人印章进行背书。
4. 如果票据因伪冒背书或票面经过涂改(包括金额、受益人、日期等)而导致退票,银行保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委托人追索的权利,并对伪冒票据予以没收。
5. 如果金融单据在邮寄过程中丢失,托收银行依据国际惯例不承担任何责任。
6. 托收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由委托人承担,银行会按实际情况向您收取费用。
根据《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第2条的规定,托收协议是指银行和委托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协议。托收是指银行按照委托指示处理金融单据或商业单据,以便取得承兑或付款,或凭承兑或付款交出商业单据,或根据其他条件交出单据。
托收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两种方式。光票托收是指金融单据不附带商业单据的托收,即仅将金融单据委托银行代为收款。跟单托收是指金融单据附带商业单据或不使用金融单据的商业单据的托收。
举例来说,公司的电话费可以选择委托银行进行缴纳,这样每月电信公司出具的费用单会送到公司的开户银行,开户银行根据费用单将款项划给电信公司的账户。
取消银行托收业务:携带身份证前往银行办理终止委托业务手续。
基本规定如下:
1. 托收人必须出示本人有效证件。如果是代理人办理托收业务,需出示存款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证件。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士兵证、护照等。
2. 凭印鉴或密码支取的存单(折)必须提供准确的印鉴和密码。如果因印鉴或密码有误导致托收存单被退回,责任由储户承担。否则,银行将不予受理。
3. 如果客户持有的存款是外币储蓄存款,银行可以按照您的要求,将托收划回的外币储蓄存款以当日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储蓄存款或支付现钞。也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币种的外币储蓄存款或支付外币现钞。
4. 对于托收外币储蓄存款,原存款营业机构在委托书回联上注明现钞或现汇户。托收现钞户无需经过钞买汇卖,受托营业机构收妥后仍按现钞户办理。
票据法中关于付款人的责任及其限制。付款人在足额支付款项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将解除,但如果付款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地支付款项,则需自行承担责任。恶意支付指明知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却仍支付,重大过失指应察觉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而未察觉。付款人在支付前不了解
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重资产增值的转化形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而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联合,注重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
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内容包括受理范围、特殊情况受理、受理顺序和管辖权等。同时,也涉及到票据保全、举证责任、票据权利及抗辩、失票救济、票据效力和票据背书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中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和体系,包括产业法范畴和企业法范畴的准入规制。该制度旨在确保外资进入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要求,随国情变化而调整。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并强调了外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